行善做福報 佃農之子讓貧童翻身

 |2008.01.11
521觀看次
字級

【本報觀音訊】六十歲的廖先生早年家貧,十二歲時永安漁港才開港,他就輟學當起童工到港口挑石頭,賺取一擔二毛錢,幫佃農父親養活七個小孩。現在他兒女有成,連續十年他捐輸二十萬元給桃園縣政府社會救助基金,並號召朋友為桃園縣三所國小成立教育基金會,為窮困學童代墊學生午餐、購買學校圖書。

「有捨就有得!」這是為善不欲人知的廖先生每次捐款的心情寫照,廖先生說,他出身桃園縣觀音鄉,早年觀音鄉是窮鄉僻壤,當佃農父親再怎麼辛苦,大部分收入都要繳租金給地主,家裡有七個小孩,餵不飽,都是借錢度日。

廖先生說,家裡窮到天天都是地瓜餐,一年吃不到幾次白米飯,喜歡念書的他,看到不識字的父親那麼辛苦,不敢提繼續升學,小學畢業他就到正要開港的永安漁港當童工,挑石頭疏浚港口,賺取每擔二毛錢的工資。

雖然只有小學學歷,但廖先生國語文能力還不錯,都是靠自學而來,年輕時他有機會在醫院工作,累積不少醫學知識,「我沒當成醫師,兒子倒娶個女醫師,變成醫師的公公。」廖先生很得意。

廖先生還鼓勵兒女要多念書,二個兒子現在都經商,女兒已在英國取得心理諮商博士,「老天爺這麼照顧我,我就要對社會多一點回報。」他心念一動,十年來不斷地捐輸,他還是桃園縣社會救助金專戶固定捐款人,每年捐助社會局至少二十萬元,並婉拒政府表揚。

不只如此,他為回報自己、孩子與孫子的母校,陸續在觀音國小、楊梅國小與中壢市中原國小成立教育基金會,捐輸給三所學校教育經費就超過六百萬元。「我捐得越多,老天爺給的福報就越多。」廖先生總是如此對朋友說。

觀音國小校長劉興華記起二個月前基金會例行會議,廖先生身為董事,現場就拿出二十萬元現金給學校,他一帶頭,其他董事馬上跟進,讓他感動不已。

廖先生說,「我不是郭台銘,沒有經營過大事業,我的每分錢都是自己理財、辛苦攢下來的。」有人曾嘲笑他「有錢不留給子孫,還往外丟。」他卻認為,錢再賺就有,窮人家小孩現在不拉他一把,貧童可能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