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化二○七博物館「虎年虎事」特展 一探生活中的虎趣味

曹麗蕙 |2022.01.11
1336觀看次
字級
孩童的衣物鞋帽上會縫製虎的圖像,守護孩童逢凶化吉平安長大,展覽中可見到19世紀末繡娘製作的兒童虎帽。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農曆年節即將到來,迪化二○七博物館推出「虎年虎事」特展,展出各種以「虎」為主題的相關物件,包含難得一見的19世紀末繡娘製作的兒童虎帽、已故剪紙國寶大師李煥章的虎系列剪紙作品、從民國60年開始的虎年生肖郵票,甚至還有陪伴孩子成長的巧虎與跳跳虎玩偶等,從文字、生肖運勢、民俗信仰到生活中,超過百隻形形色色的「虎」,讓民眾一探生活中的虎趣味。

虎是百獸之王,象徵威猛無懼,被視為可趨吉避凶之物,早期虎的圖像會被運用在歲時節慶或民俗藝品之中,而台語的「虎」與「福」、「好」發音相似,取其諧音,有帶來福氣好運之意涵,更是居家擺飾或裝飾品的常見題材之一。

迪化二○七博物館館長華安綺分享,台灣原本是沒有老虎的,但隨著先人渡海來台,帶來原鄉的虎圖騰崇拜及民俗信仰,逐漸發展成台灣獨特的虎文化。在台灣許多的傳統民俗活動及工藝品中,皆可見到以虎為題材的展現。

特展也展出中生代布袋戲偶頭雕刻師傅賴泳廷提供的〈武松打虎〉展品。圖/記者曹麗蕙

華安綺笑說,生肖屬虎的朋友禁忌特別多,婚慶生子都要迴避,這次特展中除了生肖禁忌外,還要展現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虎,包括有布袋戲的〈武松打虎〉、台灣廟宇中可見的「虎爺」信仰,讓孩子穿戴在身上,守護孩童逢凶化吉平安長大的「虎衣虎帽」等,希望以輕鬆的方式帶大家用不同視角來認識「虎」,傳遞台灣在地文化知識,也為農曆年節增添更多的年味。

已故剪紙國寶大師李煥章的虎系列剪紙作品。圖/記者曹麗蕙

傳統過年的習俗,不可或缺的是貼春聯、貼門神或貼窗花,今(11)在「虎年虎事」特展開幕當天,迪化二○七博物館特別邀請李煥章的女兒、剪紙藝術家李聖心前來示範剪紙,這次展覽也展出李煥章48年前(甲寅年)的套色剪紙作品〈虎年〉,以及〈虎下探望〉兩幅作品。

特展中展示甲骨文、金文、小篆的虎字拓印。圖/記者曹麗蕙

此外,策展人王貞懿表示,民眾不僅能一窺甲骨文、金文、小篆的虎字拓印,特展也陳列山君、大蟲、斑子等老虎別稱的由來,更展出一組秦陽陵虎符縮小模型,通常右半虎在皇帝手中,左半虎授予地方將領,虎符是調動兵力的信物,唯兩半虎對合,方能發兵。其他展品包括鶯歌老陶師李清標創作的陶瓷虎枕、企業吉祥物的軟膠娃娃羅莎虎與東尼虎、品牌形象識別的虎標萬金油等,展品共逾百件,展覽明(12)起至2022年5月8日止。


在「虎年虎事」特展中也展出一組秦陽陵虎符縮小模型。圖/記者曹麗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