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訂下周舉行的巴基斯坦大選,在前總理碧娜芝‧布托遇刺後,宣布延後舉行。這位被譽為「鐵蝴蝶」的穆斯林首位女總理過世後,南亞地區陷入新的恐慌中,連日引發的「蝴蝶效應」,間接讓區域經濟產生重大衝擊。去除炒作及國際投資卻步的因素外,這起政治暗殺事件對國際究竟會產生什麼影響?
巴基斯坦目前正處於軍政轉型民主的重要階段,也是宗教主政與人民力量抬頭的關鍵時刻。美國的智庫幾年前,曾經預言這是個即將邁入「失敗國家」的政治區域,甚至可能會成為「塔利班化」的恐怖國家。但布希政府因穆夏拉夫的保證,而將之視為是中東之外的反恐前哨站。
親西方的布托返國參選時,也曾被認為是國家轉型的重要關鍵。然而,在這場蓋達組織聲稱主導的恐怖事件後,混亂的局勢已讓總統失去強勢主導地位,各地出現的不滿示威行動,更讓國家產生嚴重的經濟損失。
失去有力政府領導的國家,經濟秩序與治安危機是首當其衝,而已經成功發展出核武的巴國,是否會讓恐怖份子乘機獲取核武,更讓國際憂心忡忡。
由於巴基斯坦處於金磚四國裡的中國、印度周邊,如果發生動亂,將迫使區域安全受到影響,連帶引發國際經濟的發展遲緩,甚至,藉由恐怖行動的輸出,南亞是否會成為新的巴爾幹半島火藥庫,也令鄰國憂心。巴基斯坦局勢何時才能穩定,全球都在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