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又到了新的一年囉!一月末就是除夕,有沒有很期待呢?你知道除夕的由來是什麼嗎?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代的「逐除」。根據古書《風土記》記載,除夕是當時的民間習俗,有驅逐疫鬼,除舊布新之意。除此之外,除夕夜還有一些活動,家家戶戶會贈送酒食,稱「饋歲」;再來,大家終夜不眠,一起守住時光,希望延長父母壽命,有延年益壽之意義,稱為「守歲」。此習俗經唐宋相襲,沿襲至今。介紹完除夕的由來後,今天要來介紹唐代詩人高適的詩作〈除夜作〉囉!
圖/沛蓁
文/涼兒(惠茹)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小朋友們,又到了新的一年囉!一月末就是除夕,有沒有很期待呢?你知道除夕的由來是什麼嗎?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代的「逐除」。根據古書《風土記》記載,除夕是當時的民間習俗,有驅逐疫鬼,除舊布新之意。除此之外,除夕夜還有一些活動,家家戶戶會贈送酒食,稱「饋歲」;再來,大家終夜不眠,一起守住時光,希望延長父母壽命,有延年益壽之意義,稱為「守歲」。此習俗經唐宋相襲,沿襲至今。介紹完除夕的由來後,今天要來介紹唐代詩人高適的詩作〈除夜作〉囉!
本詩第一句「旅館寒燈獨不眠」,詩人獨自住在客棧裡,對著殘燈,睡不著覺。本句以「旅館」作為開展,詩人羈旅他鄉,看著窗外家家戶戶燈火通明,而自己孤坐一室,顯得格外淒涼。一個「寒」字,突顯孤寒的燈影,旅館的清冷,不禁令人聯想到詩人的處境淒寒;以一個「獨」字代表心境的孤獨,導致無法成眠;「獨不眠」三字,更因此時除夕團聚的氣息,和樂融融的守歲景象,對比自己孤單的身影,使得詩人內心孤寂難耐。
第二句「客心何事轉悽然」乃是轉承句,銜接上句的心境。自己是因為什麼事,而讓心情變得淒涼悲傷呢?詩人以提問的方式,讓自己的情感與思想更加鮮明。以「何事」兩字,點出內心複雜的情緒,難以言喻,隱藏在心頭;而「轉悽然」三字,在家家戶戶的團圓氛圍下,反襯出自己形單影隻的淒苦,此句不僅加重淒切悲沉的基調,更流露出對千里之外故鄉親人的思念,以及對時光飛逝之感嘆。詩中「悽然」的心情,與韓偓〈寒食日重遊李氏園亭有懷〉中,「亦應懷抱暗淒然」的悲淒氛圍相呼應。
第三句「故鄉今夜思千里」,在除夕夜,想像故鄉之人思念遠在千里外的自己。以「故鄉」兩字,借指故鄉親人;「千里」指遠在千里之外的詩人自己。因此「故鄉思千里」,其實也是「千里思故鄉」,一是代表詩人思念遠在他方的親人,可是又不直接說明;二來也可說,故鄉親人一定是在想念著千里之外的我,想我不知落腳何處,想我不知如何度過今夜。所以,這樣的「思千里」,乃是雙重性的思念。
第四句「霜鬢明朝又一年」,到了明天,白髮蒼蒼的我又將增加一歲。對應到第三句「今夜」乃是除夕,所以明天一早又是新的一年到來,除舊布新,然而這綿延不絕的思念,又將為詩人增添新的白髮。這「霜鬢」之意義,可同蘇軾〈念奴嬌〉中所寫:「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雖增添白髮,但仍一事無成,馬齒徒長之感慨。
小朋友們,詩人透過除夕夜,表達淒苦、思念情切的主題思想。在除夕當天,不妨好好感受一下除夕夜的氣氛,相信你在抒發情感上會更有感覺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