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房子跟著人的心思轉,也想變個樣子,如要DIY,必須先考慮自己有沒有能力,以及有沒有足夠的時間。
DIY真的比較省錢?「宅配修」技工劉齊力提醒,一天一天慢慢裝修,除了時間成本外,也要考慮房貸也是成本,整間房子自己粉刷,雖可以省下上萬元的經費,但DIY能做的畢竟有限,管線配置或是漏水等這種較複雜的問題,還是交給專業人士處理較是長久之計。
劉齊力說,DIY必須注 意工程難易度,簡單的塑膠或拼貼地板,的確可以自己動手做;但像木材地板需要工具,又必須有足夠的技術,常常許多人因為做錯耗損掉許多材料,又白白衍伸出另一筆不必要的費用。
尤其是十歲以上的中古屋,絕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從房屋體質改善起,重視基礎工程,把居住安全作為首要考量,一般來說最需要改善的就是電線和漏水兩個問題。
不可或缺的就是「必要」,簡單來說「沒有它就不能住」,例如大門、水電管線、浴室等,這類多屬於基礎工程,多和居家安全息息相關,不建議從這部分砍預算。其次就是屬於「效能高」的類別,換句話說,「每天都要用,沒有它 不方便」,就像床鋪,雖然沒有也可以,但卻會很不舒服。
接著是「固定式」的家具,也就是必須「預先做」,像是衣櫥或置物櫃等,若希望節省預算,可以用原來的家具或裝潢,再稍微調整;也可以彈性選擇活動式,就是直接購買現成家具,價格比訂作的便宜,如果希望有更多樣的變化,可以自己組裝簡單的櫥櫃。
劉齊力說,最後一類才是「裝飾美化」的部分,這個部分幾乎不會影響到生活機能,也是預算吃緊的族群,最可以省下來的,就是把「實用性」列為首要的考量,減少特殊造型或著複雜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