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在山地鄉服務的美籍神父丁松青,兩本塵封近三十年的英文手稿,最近「出土」變成美麗的英文書「Song of Orchid Island蘭嶼之歌、Chingchuan Story清泉故事」,他在新竹科學園區與愛書人分享。
「蘭嶼之歌」與「清泉故事」曾由已故作家三毛翻成中文,非常暢銷;蘭嶼與清泉,都是丁松青神父難以割捨的地方,「我希望外國朋友藉這些書,可以從蘭嶼和清泉這些令人驚豔的大自然風光與友善的人們身上,學習到一些美好與動人的經驗」。
丁松青神父年輕時,在蘭嶼待過一段時間,結識三毛,後來返美;蘭嶼的經驗,讓他念念不忘,寫下蘭嶼之歌,把唯一原稿寄給舊金山一家出版商,「沒想到出版社沒多久倒閉了」,原稿幾年後才回到他手裡,「我把原稿丟回抽屜,決定這輩子不再寫作」。
約過十年,他與三毛又碰面,他的書被翻成中文,「竟成暢銷書」。一九七六年,他到清泉當神父,三毛鼓勵他繼續創作,在清泉前六年的生活點滴,都在「清泉故事」裡。
為了今年的英文版,他翻出兩本英文手稿開始整理,增加新的章節和修整老相片,「這些工作比當年寫作時花更多時間」。
丁松青是天主教耶穌會清泉天主堂神父,曾獲頒「史懷哲教師獎」,在山區奉獻約三十年,為原住民創辦聖心托兒所、傳授彩色鑲嵌玻璃技術、佈道,有人說,丁松青神父就是一道「清泉」。
他每年返美探親,順道為五峰原住民募款,九十三年八月中旬返美,結果,新竹縣山地鄉發生半世紀以來最大的災難:艾利颱風一天倒下上千公釐的豪雨,山地鄉土地支離破碎,桃山村土場部落十多人被活埋、清泉部落五人罹難,還包括聖心大班學生徐雅婷。
艾利風災這年,桃山村長是張蘭國(茆那‧瓦旦),也是丁松青知交,「清泉故事」的封面,就是茆那‧瓦旦三十五歲時的照片,丁松青陪他拜訪災民、家屬,走過許多悲傷時刻,「身為一位終身職神父,我的第一(也是唯一的)教區工作,是在清泉」他說,清泉故事還在繼續。
他計畫寫下艾利風災山地部落的災民故事,未來出版,「我希望和讀者分享部落裡的驚奇、喜樂和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