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長者說故事 挖掘馬祖歷史與地方記憶

 |2021.12.31
689觀看次
字級
馬港社區發展協會透過人才培訓、耆老訪談、走讀活動,希望發展在地能量記錄自己的歷史。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透過口述歷史找回沉寂的聚落記憶,南竿馬港社協推動田野調查人才培訓計畫,擴增馬港村歷史記憶範圍,記錄馬港故事,期盼找回馬祖歷史與文化底蘊。

馬港社協連2年透過「大廟小學堂」,人才培訓、耆老訪談、走讀活動,希望發展在地能量記錄自己的歷史,以社區計畫挖掘出馬祖村常民記憶與地方故事。

今年任內推動的馬港社協前理事長董逸馨今(31)日表示,今年由文史工作者游桂香指導耆老訪談,社區重視口述歷史的調查,希望透過紮實資料蒐集發展地方資產。過去馬祖村只有軍方建造的新、舊街廣為人知,但原共有5個自然聚落,樓仔頂、后澳、科蹄澳、馬祖澳、葫蘆坑都分別代表不同移民移居馬祖村地理環境過程。

董逸馨分享,馬祖村65歲居民近百名,也凸顯口述史紀錄的迫切,從訪談資料發展為走讀活動探索在地,為讓晚輩了解樓仔頂故事,地方居民張金水拄著拐杖帶著馬港社協重新爬上荒煙蔓草的樓仔頂聚落,獲得長輩熱切回饋,必須承接記錄地方口述歷史的任務,須透過地方能量傳承,而非為觀光需求發展。

董逸馨表示,未來無論發展社區地圖或多重形式呈現馬港故事,都需要紮實田野調查工作,帶領民眾重新認識馬港社區,了解地方曾經發生的故事,以文化與歷史為底蘊,如馬港后澳水庫的公園上有獅子會、水庫興建碑文,卻缺乏記錄后澳聚落的故事,社協需要透過社造工作持續挖掘寶藏,承接文化資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