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世仁交趾陶 燒出一抹胭脂紅 羅智華 |2021.12.31 語音朗讀 19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太平有象〉。圖/呂世仁提供呂世仁為廟宇創作的交趾陶作品,相當生動。圖╱呂世仁提供呂世仁曾捐贈一座〈慧思觀音〉,給佛館地宮珍藏。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大家常用「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形容粉墨登場的舞台表演者,但若用這句話呈現宗教工藝家呂世仁投入的耕耘心力,亦十分貼切;從十六歲就入行學藝迄今,呂世仁在交趾陶創作走出一片天、獲獎連連,重視佛教文物保存的他,更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時,發心捐贈一座〈慧思觀音〉給佛館地宮珍藏,希望讓宣揚人間佛教真諦的宗教內涵,可以代代相傳。也許是藝術天分使然,打從孩提時代起,呂世仁的美術細胞就被老師慧眼發掘,甚至老師騎鐵馬也要載他到家裡學畫。因喜歡美術繪畫,呂世仁中學畢業後,就和兄長跟著姑丈學藝、創作佛像,開啟宗教工藝生涯。當時的他邊當學徒,邊和哥哥前往各地寺廟投入神像雕刻,靠著一步一腳印的累積,成就日益純熟的工法技藝。立姿朝天龍 造型更生動 因緣際會下,呂世仁認識了「交趾陶一代宗師」葉王傳人林添木老師傅,讓他有機緣接觸到葉王獨創的釉色「胭脂紅」,當時他對於交趾陶能呈現出如此晶瑩剔透、色彩脫俗的釉色驚豔不已;聽聞這個技法面臨失傳窘境,便下定決心要傳承這項難得一見的釉彩技法。「那時不斷從失敗中學習、花了近四年時間鑽研才逐漸掌握到訣竅。」回首來時路,呂世仁笑說,投入後他才知道要創作出一尊釉色獨特的交趾陶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僅得承受近千度高溫,從塑形、上釉到釉燒等多道程序更是得按部就班、小心翼翼,才不會前功盡棄。因為這股不放棄的毅力,讓本身具有工藝基礎的呂世仁,憑藉自身努力重現珍貴的葉王「胭脂紅」釉燒技法,更融入自身創意,為傳承千百年的交趾陶工藝開啟新風貌。坊間〈朝天龍〉作品多以盤踞外型呈現,為了讓祥龍看起來更為栩栩如生,他發揮巧思改用立姿創作,生動姿態更能展現出祥龍騰雲駕霧,令人耳目一新。台南普濟殿 創作觀音像傳承古法加上自我創新,令呂世仁逐漸以出色技藝嶄露頭角,入行迄今已完成上百尊交趾陶作品,像是台南新市普濟殿面容慈藹的〈三十三觀音像〉、下營上帝公廟、西拉雅國家公園等廟宇與公共藝術領域,都能見到他的作品,以作品訴說信仰故事。除了受各地寺廟邀請,呂世仁也曾榮獲台灣工藝研究所地方產業特色獎、全國交趾陶創作比賽葉王獎特優、府城美展傳統工藝類冠軍等榮耀,並在嘉義交趾陶博物館舉辦「原創藝術」個展,以及受邀至佛光緣美術館、海峽兩岸傳統手工藝交流展等海內外各地展出。然而,儘管揚名藝壇,呂世仁沒有因此而吝於分享自身技藝,他曾投入十多年心力,前往監獄擔任教誨師,發心指導受刑者學習交趾陶技藝,並創辦「更新交趾陶藝班」,幫助多位更生人培養重新立足於社會的一技之長,讓宗教藝術也能發揚助人為樂的慈善精神、蔚為美談。 前一篇文章 研究荷蘭華人社會 荷華寺受訪 下一篇文章 致護法朋友們的一封信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09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瑞典佛教聯合會臨終關懷課程 佛光人響應佛光榮耀 佛光山僧眾廣獲各界肯定 蘭陽佛光童軍孝親奉茶 溫馨幸福葡萄牙佛光山三好菩提園 新學期啟航多倫多佛光山座談 緬懷星雲大師 傳遞三好 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 作者其他文章鎮長畫家 畫下台灣風土阿里山森鐵 推特色列車南華建築系周承雋 獲台東設計金質獎佛大強化AI教學 資訊系熱門南華註冊率9成6 12學系滿招國際生物奧賽 我奪1金3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