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校友推「口音轉換APP 」 化解溝通障礙

 |2021.12.21
703觀看次
字級
新創公司Sanas正在測試人工智慧驅動程式,可即時改變人們說話的口音,以解決溝通不暢的問題。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名精通英語和西文的系統工程師,因口音不標準而失去客服中心的工作。他在史丹福大學的3名友人因此成立新創公司並研發應用程式,希望徹底解決口音引發的溝通問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新創公司Sanas正在測試自行研發的人工智慧驅動程式,這個應用程式(APP)可即時改變人們說話的口音,以解決溝通不暢的問題。舉例來說,菲律賓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可正常地對著麥克風說話,但在電話另一端的美國客戶聽來,客服人員就像是來自堪薩斯州一樣。

Sanas的創辦人說,客服中心只是個起頭;據該公司官網,他們的宣傳口號是「表達之道,重新想像」(Speech, Reimagined)。

圖/unsplash

最終,創辦人希望他們的APP可被應用於各行各業以及個人溝通。他們指出,這個APP可以協助醫生更了解患者的狀況、幫助孫兒聽懂祖父母在說什麼,同時也可用於提升電影配音精準度,並協助智慧型家電和語音助理理解不同口音。

Sanas執行長賽瑞布瑞亞柯夫(Maxim Serebryakov)來自俄羅斯,他與另兩名共同創辦人培瑞斯(Andrés Pérez Soderi)和蕭恩.張(Shawn Zhang)在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相遇。

擔任財務長的培瑞斯是委內瑞拉人,他與賽瑞布瑞亞柯夫已從史丹佛畢業;科技長蕭恩.張則來自中國,他為專注成立Sanas這間公司而輟學。賽瑞布瑞亞柯夫指出,來自不同國家的他們都曾因為說話口音而遭受差別待遇,「情況有時讓人相當難過。」

目前,英語仍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語言,約有15億人說英語,但他們大多不是母語人士。單是在美國,就有數以百萬計人以英語為第2語言。

這讓英語發音APP的市場不斷成長,但Sanas另闢蹊徑,認為與其耗費大量金錢或時間來學習改變口音,不如讓科技替使用者代勞,有效傳達他們想說的話。

圖/unsplash

賽瑞布瑞亞柯夫強調,Sanas並未試圖消除任何口音,也無意暗示某種說話方式比另一種更好,「我們希望讓人們不必為了職位或工作而改變說話方式。我們也了解,自我認同和口音至關重要,它們密不可分。」

目前,Sanas的演算法可用以轉換美國、澳洲、英國、菲律賓、印度和西班牙的英語口音,團隊並計畫增加更多種口音。儘管在Sanas團隊提供給CNN的範例音檔中,美國口音聽起來仍有些生硬,但試用APP的客服中心已給予正向的初期回饋意見。

Sanas團隊表示,今年稍早他們也已取得投資方提供的550萬美元種子資金,未來將持續研發改進口音轉換技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