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松以藍晒圖為媒材創作〈在燈塔的日子〉。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馬祖北竿廟宇有著代代相傳的「祈夢」習俗,信眾夜宿廟中,請求神明賜夢指點迷津,若無法入眠也有「代夢人」代為作夢,接收神明指示。由新生代策展人謝宇婷策畫的「如果島嶼會作夢」展覽,即是結合馬祖「祈夢」習俗,由五位藝術家扮演「代夢人」角色,創作五組作品,為馬祖列島作夢。
謝宇婷表示,詩人白靈曾形容外島總是為本島服務,「看似地處邊境,卻始終作著別人的夢,無法選擇自己的未來」。她說:「我們試圖翻轉這樣的視野。」
展覽透過王煜松、許生翰、黃祥昀、Yannick DAUBY、Emma DUSONG等五位來自台灣、法國的藝術家,從個人身體或採集當地居民記憶的創作形式,感知這座島嶼,以多元媒材與手法創作五組作品。
王煜松因著迷東莒燈塔的歷史,以藍晒圖為媒材創作〈在燈塔的日子〉作品,化身燈塔守護者。Yannick DAUBY的錄像作品〈在馬祖,她一無所聞。她聽聞一切。〉,收錄馬祖居民的日常訪談與島上的環境音,影像與聲音相互交錯。展覽即日起至明年二月二十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