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環和她的作品「玉米精靈」。圖/李宗祐
【本報嘉義訊】廢棄的玉米苞葉也能變成「精靈」!60歲歐式花藝師魏麗環接觸玉米苞葉創作一年,就能創造千變萬化的玉米精靈,除了作品吸睛,她也鼓勵橘世代、銀髮族一起玩,拉近世代距離。
魏麗環曾在花店服務15年,1999年取得歐式花藝教師證照,並持續學習造型汽球、不定期在社區教學花藝手作及學校布展造形氣球,去年接觸玉米苞葉創作,又激發無窮創意,每只精靈都美到不像是玉米苞葉,簡直化腐朽為神奇。
魏麗環說,一般人吃完玉米都直接將玉米苞葉丟棄,但玉米苞葉可以製作出很多可愛的花朵、娃娃,特別是材料環保、易取得,只要曬乾就能創作,配合植物染還能有更多顏色搭配。
她將作品定名為「玉米精靈」,是因為精靈會魔法、良善、對環境沒有污染,「玉米精靈可變化出各式各樣心中想要的造型!」
她認為創作玉米花、玉米娃娃很容易上手,創作又不分年齡層,可以親子、祖孫一同創作拉近世代距離,很適合50歲橘世代、60歲銀髮族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