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M型 青少年志工卻呈W型現象 志工菁英獎報名 透露出不尋常訊息
【本報台北訊】台灣已變成M型社會,志工參與的情況卻朝W型發展!保德信青少年基金會舉辦第八屆志工菁英獎,共有三千一百三十八人報名,其中有百分之三十一來自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最低的東部地區,而較富裕的北部地區僅占百分之十五。專家分析,可能和東部地區較鼓勵青少年參與公益有關。
保德信青少年基金會從兩千年起舉辦志工菁英獎,每年選出傑出志工獎、全國菁英獎及親善大使獎共三十名,今年報名結束,從報名狀況來看,因為受到M型社會化的波及,已造成極端差異的W型青少年志工現象。
該基金會指出,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包含基隆、台北、桃園、新竹等北部縣市,在九十五年度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比率佔全國近百分之三十點四一,為全國最高的區域;東區縣市包含宜蘭、花蓮、台東等縣市年度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比率僅占百分之二十一點二,為全國最低。
但從志工菁英獎報名的結果發現,東區縣市占百分之三十一,為最踴躍投入志工服務的分區,北區縣市卻僅占百分之十五。青少年志工服務不均明顯和收入產生W型的對照,至於南區縣市則有占百分之二十三、中區縣市則有占百分之二十五。
昨天來自花蓮單親家庭的賴宛妤說,小時候父母離異,因此被列低收入戶補助對象;念大學後深知社會還需要幫助者很多,因此她投入東區家扶基金會作義工。就讀花蓮高中二年級的李鴻達說,他擔任紅十字服務隊,希望花蓮的生態,會因為平時淨灘的投入,保有更美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