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基因改造 對抗氣候變遷與暖化危機

 |2021.11.08
651觀看次
字級
科學家擔憂氣候變遷,不惜採取基因改造極端手法,確保物種存續。圖為台東杉原海域海下珊瑚,種類超過100種,佔全台三分之一。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實驗室內的科學家,面對部分閃閃發亮的珊瑚,正在進行基因改造,期能幫助物種保護自己,不致因暖化而滅絕。這顯示科學界非常擔憂氣候變遷,不惜採取極端手法,確保物種存續。

佛羅里達州的科學家,現正進行研究,確認是否可將抗性品種珊瑚的幹細胞,移植到易受氣候影響的珊瑚品種體內,以對抗水溫升高和海水酸化。

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研究團隊主任崔勒-諾爾斯(Nikki Traylor-Knowles)告訴法新社,「珊瑚礁死亡的速度令人擔憂,牠們(演化的速度)將趕不上氣候變遷。」

在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登場前,崔勒-諾爾斯表示,「如今,我們必須嘗試所有可能的方式,以了解何種方式能夠發揮效果。」

佛州研究是由舊金山附近的非營利野生物保育組織「復興與恢復」(Revive and Restore)資助。該保育組織相信,基因工程是拯救動植物免遭滅絕厄運的寶貴工具。

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物會不斷演化,或是遷移至更適宜的棲息地,以確保物種長期生存,但如今氣候變遷改變環境的速度太快,以至於自然的方式無法發揮作用。

「復興與恢復」共同創辦人費蘭(Ryan Phelan)在加州一場會議上表示,「我們沒有時間讓物種慢慢演化,自然適應環境。我們必須主動介入,否則只能坐視物種消失。」

由於海洋吸收了溫室氣體排放,產生9成以上多餘熱量,並在保護陸地的同時,產生大規模且持久的海洋熱浪;如今,珊瑚面臨生存的迫切危機,亟需保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