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雲端修持 跨時空薰習佛法

人間社記者黃勁鋒雪梨報導 |2021.11.06
763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黃勁鋒雪梨報導】國際佛光會大洋洲祕書處主辦、雪梨協會北一分會承辦的大洋洲法寶講座「佛光雲端修持」,十月三十日禮請五位與談人: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有賢法師、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覺舫法師、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分享如何利用線上、線下豐富資源,不受時間與空間阻礙,繼續修持、學習佛法,近三百人上線聆聽。

滿可法師指出,佛光山在二年前已開始雲端修持,有《人間福報》的「禪居食堂」、「珍珠瑪瑙下廚房」,提供飲食修持;兒童教育有《人間衛視》的「小沙彌歡喜看人間」、「我愛歡喜」及「三好兒童讀書俱樂部」等,佛光山叢林學院製作的「叢林有什麼?」、法寶堂「找到全新的自己」等,則讓年輕人與法師探討佛法。

戴慶華分享真善美的佛光雲,包括「人間佛教讀書會」,可讓大眾參考讀書會的照片及素材,此外也能在世界總會的網站,瀏覽歷年的主題演說、大會專案、弘法架構及宣講員等資料,也可以藉由「綠色公益基金會」了解 T-EARTH、蔬食A計劃及e起復蔬等最新動態。

妙光法師介紹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的六項工作,包括學術會議、論文出版、佛光宗史、人才培訓、線上英語弘法與英譯工程及佛典數位化工程,其中學術會議包括「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二○一三年至二○二一年共邀請逾五百位學者,在八屆的研討會中發表四百多篇論文。

有賢法師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的「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進行分享,強調特展是佛教界創舉,兼具文化、教育、歷史、藝術及學術性。覺舫法師說明佛光山南天大學落實雲端修持的成果,包括承辦「第八屆人間佛教座談會」、英文共修會(Community of Practices)、Mindful Check-in App及南天大學線上課程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