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將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1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登場,力倡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遷的美國總統拜登親自出席,拜登將在會中演講時回顧美國過去一年的努力,並宣布氣候倡議,包括透過立法提供5500億美元,投入應對氣候變遷,及協助較貧困的外國對抗正在發生的氣候破壞現況。
不過,這筆氣候變遷的巨額預算,還在美國國會激辯,尚未通過。
這場會議被認為是落實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將有超過120國家領導人與會,不過,溫室氣體排放量前幾大的中國大陸、俄羅斯領導人均未親自出席,印度更是會前就拒絕提高減排目標。
在COP26開會前夕,20國集團(G20)在羅馬舉行領導人峰會,就包括碳排放大國,拜登在場邊表示,對俄羅斯和中國大陸未就應對氣候變遷做出任何承諾感到失望。
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不親自出席COP26,也將是唯一一位只發書面聲明的國家領導人;根據主辦方公布的議程,習近平的聲明將在各國領導人演講後公布,中方派出氣候特使解振華到場與會。
主辦方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將在會中表示,現在是氣候變遷時刻倒數,敦促其他國家立即採取大膽行動;他說,「若我們今日不嚴肅以對,我們的孩子明天開始做就太晚了。」
為應對氣候變遷,多國要求中國大陸做出更積極的承諾,習近平的缺席,讓外界質疑「少了北京的承諾,這次會議能取得多大進展」。
拜登在今年4月的氣候峰會上宣布新氣候目標:以2005年為基準,2030年之前溫室氣體減排50%到52%(為前總統歐巴馬承諾的兩倍);2050年之前達成淨零碳排;2035年前電力無碳零汙染;支持節能交通工具、大眾運輸及建築。
習近平當時透過視訊與會發表談話,仍堅持2019年提出「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淨零排放」的目標,他說,這遠遠短於發達國家所用的時間,需要中方付出艱苦努力,第十四個五年計畫(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