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登山路線意外頻傳 眠月線藏看不見風險

 |2021.11.01
2623觀看次
字級
嘉義縣阿里山森鐵「眠月線」近來成登山客熱門路線,但山區易起霧常導致木板濕滑,且沒護欄,危險性高。 圖/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臉書版主黃源明提供

嘉義縣消防局阿里山分隊,阿里山眠月線17號鐵橋墜落山難搜救實錄。影音/Ollie’s channel 消防歐力的YouTube頻道

【本報台北訊】阿里山森林鐵路「眠月線」近來成登山客熱門路線,42歲鄭姓領隊7天前摔落20公尺的山谷不治,資深山區志工說,步道易濕滑、24座橋梁都沒護欄,「藏著看不見的風險」;林務局林鐵及文資處表示,未來設徒步區,會將防護設施納入評估,立委陳明文說,林務局要有積極作為。

阿里山香林國小退休教師、林務局志工黃源明說,眠月線共12個隧道、24座橋梁及1處明隧道大崩壁,單程9.62公里,進入時必備頭燈、岩盔等安全裝備,山區午後還常起霧,眠月線鋪設木板容易濕滑,雨季最好不要冒險前往,且整段幾乎沒有護欄,更別逗留鐵橋拍照。

鄭姓男子上月25日行走眠月線的17號橋,疑與別人交會擦身,不慎摔落橋下20公尺深送醫不治。圖/莊祖銘

盧姓嚮導登山曾5度造訪眠月線,他認為,鐵道路段狹窄,若山友相遇,建議禮讓他人先行,自己要通過狹小路段,將重裝卸下、「人包分離」通過。曹姓山友說,較窄的山徑,下行者因視野較佳,應禮讓上行者。

林務局林鐵及文資處副處長周恆凱說,眠月線沿途已設置多個告示牌,提醒遊客注意安全,也建議走鐵橋,只單向通行,勿擦身交會;目前已完成「眠月線修復可行性評估」,塔山至石猴車站路段做徒步區,明年啟動規畫設計,是否增設護欄或止滑枕木等防護設施,會一併納入評估。

立委陳明文說,任何登山路線要開放,主管機關須和專家學者、民間協商與勘察,針對安全性評估並補強,他也會加強監督林務局是否有積極作為。

嘉義林管處指出,眠月線行經一葉蘭自然保留區,須事前申請,去年核准8萬6518人,今年截至昨天核准2萬5272人,去年發生3件意外、今年1件,造成2死2傷,死者都是跌落橋下。

據了解,鄭姓男子上月25日與友人行經眠月線的17號橋,對向有其他遊客,他疑退到旁邊欲禮讓,卻摔落橋下,頭部重創送醫不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