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26)三十一日開幕,氣候運動人士二十九日在峰會舉辦地蘇格蘭格拉斯哥遊行,呼籲各國採取行動。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六屆締約方大會」(COP 26)三十一日將在蘇格蘭格拉斯哥揭幕,目前正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猶如COP 26的「前哨戰」,領導人充滿分歧,障礙重重,令人對COP 26的結果難以樂觀;英國首相強森就呼籲,要以羅馬帝國曾經的輝煌為鑑,正視氣候變遷問題。
繼G20成員國環境部長會議七月鎩羽而歸,未能就排除燃煤日期,以及新建燃煤電廠達成共識後,現在G20領導人峰會在此議題上依然難有共識;G20成員國的總排碳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有消息人士向《華爾街日報》表示,高度使用燃煤、或是煤礦業發達的國家,即澳洲、中國、印度是最反對設定排除燃煤目標者,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等亦親近此立場。
強森致電習近平 施壓未果
強森也表示,他在二十九日曾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表示希望中國能將排碳量達頂峰的時間點,從二○三○年提前至二○二五年,但卻未成功;儘管強森在電話中表示,英國在二○○八年時也是高達百分之四十的發電來自燃煤,但是現在比重只剩百分之一。
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排碳量最大的國家,全球半數燃煤發電廠也座落於此,而且百分之五十六的重工業用電來自燃煤,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故與印度一道,反對「排除」燃煤,僅願意使用「減少」的措辭。
COP 26大會主席夏瑪呼籲各國必須拋開地緣政治的考量,會議才有可能成功:「當然,任何議題的討論都擺脫不了地緣政治;然而,對抗氣候變遷是超越國界的使命」。
強森表示,G20峰會地點的古羅馬遺跡,給人一種不真實感,羅馬帝國的衰敗卻也點醒世人,事情開始出錯時,可能會以非比尋常的速度惡化:「假如不正視氣候變遷的威脅,我們可能也將目睹文明乃至於整個世界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