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者雨中起舞 《十三聲》在秋收稻浪中登場 

曹麗蕙 |2021.10.30
1631觀看次
字級
池上秋收邁入第十三個年頭,正好雲門帶來《十三聲》的演出。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攝影劉振祥。

【記者曹麗蕙台東報導】天地為幕、映襯著山巒雲霧,在百頃搖曳的金色稻浪與燕子翻飛之間,雲門舞者和歌手9m88,吟唱著〈牛母伴〉、〈滿州小調〉,慢慢跳上白色舞台上,用生猛接地氣的《十三聲》,作為邁入第十三屆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獻禮。

雖然今天演出時,天空一度飄下細雨,但雲門舞者從容地換上溯溪鞋後,再度登場演繹,贏得觀眾熱烈掌聲,也展現《十三聲》這齣從土地迸發出的生命力!

今年池上秋收藝術節邀請雲門舞集首度和流行歌手9m88攜手演出,在今(30)、明(31)兩天登場。藝術總監鄭宗龍表示,今年除了有池上版的《十三聲》、9m88的音樂演唱外,雲門還邀9m88在〈牛母伴〉、〈滿州小調〉等片段一同參與歌唱與舞蹈演出;而9m88唱歌時,也安排舞者們一起共舞,「大家一起唱一起跳,如同製作人陳鎮川所說:《十三聲》裡有9m88,9m88的歌聲裡有雲門。」

《十三聲》描繪台灣街頭的庶民風景,過往以燈光創造奇異的視覺享受,這次首度走出劇場,改以千變幻化的自然天光替代投影。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攝影劉振祥

鄭宗龍強調:「這次合作最棒的是沒有界線,在大自然中共同交融在一起,我很享受這種沒有界線的感覺,很適合豐收的季節。」

《十三聲》是鄭宗龍以艋舺街頭賣藝的傳奇人物十三聲為靈感所創作,描繪台灣街頭的故事與生命力。有街頭人物的樣態身形、民俗歌謠聲音傳遞、那卡西與廟宇中振振念誦,鄭宗龍說:「希望將這些傳統的聲音、身體語彙做一個轉化、編排,藉此與生長的地方做更深的連結。」

此外,這次是《十三聲》首度走出劇場,改以千變幻化的自然天光替代投影。鄭宗龍笑說:「雲、山、稻、風和燕子都一直在變化,比設計好的影像更自然、無違和感,但也無法控制。」

的確無法控制,今天演出到一半時,雲層開始加厚,遮住後頭的中央山脈,天空一度飄下點點細雨,這是繼2013年雲門首度赴池上演出遇雨後,第二次在池上秋收舞台上迎來雨神關愛,舞蹈也暫時中斷片刻,讓觀眾穿上雨衣,舞者也在穿上鞋後,繼續在雨中起舞。

鄭宗龍會後受訪時分享,其實這幾天已感受到池上一天有四季的感覺,因此也做了雨天的備案,「看到天空降雨,舞者很從容地把防滑的溯溪鞋換上,接著很自然地演出。」

新生代創作歌手 9m88祭出兩首安可曲〈九頭身日奈〉、〈一想到你呀〉,雲門舞者換上輕便服裝進入觀眾席同樂。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攝影劉振祥
 
9m88 連唱〈Hello Bye Bye〉、〈Aim High〉、〈Tell Me〉、〈平庸之上〉四首曲目,慵懶、自由又廣闊的聲線在縱谷間穿梭,無限延伸舞台。對於在縱谷稻浪間歌唱,並和雲門合作,直言「很幸運」,高中曾參加熱舞社的她說:「沒想到有機會和雲門舞者實地擺動身體和唱歌」。

演出最末 9m88 祭出兩首安可曲〈九頭身日奈〉、〈一想到你呀〉,雲門舞者換上輕便服裝進入觀眾席同樂,也邀請池上國中學生義工上台舞動身軀,嗨翻全場。
在今天登場的「2021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中,雖然途中飄著小雨,也不減大家的熱情。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攝影劉振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