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cosplay裁縫師佛瑞迪鼓勵因疫情失業者,善用「平台行銷」圓夢。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曾是小學老師的佛瑞迪(Fredi Lugina Priadi),幾年前轉行當起裁縫師,專門「幫貓咪做cosplay服」,憑藉網路學習的流行趨勢,運用網購平台行銷海外,竟打開市場,為許多人增加收入來源。
佛瑞迪住在印尼西爪哇茂物市(Bogor)的一個村落,和許多印尼的社區一樣,有許多成天懶洋洋躺著或到處溜達的貓咪,但牠們偶爾會化身cosplay的模特兒,展示佛瑞迪巧思縫製的cosplay裝。
這2年因COVID-19疫情衝擊,許多印尼民眾收入受影響,佛瑞迪卻成為媒體報導焦點,日前他受訪表示,縫製寵物服飾的訂單能逆勢成長,是因為「民眾常待在家,有更多時間和寵物互動」。
佛瑞迪今年40歲,為了給家人和2個小孩過更好的生活,當小學老師時,下課後就兼差縫製成衣賺外快,後來甚至在機車行當過黑手,一次姪女請他縫製衣服給愛貓,意外踏上寵物cosplay裁縫的道路。
佛瑞迪從2017開始專職做寵物的cosplay服裝,至今縫製數百件不同風格樣式的產品,包括學校制服、傳統穆斯林服飾、日本動漫的超級英雄系列、超人等好萊塢電影系列等等,售價在3萬至22萬印尼盾(約新台幣60元至440元)之間。
他說,賣最好的是男性穆斯林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聖城麥加朝覲時穿的傳統伊斯蘭服裝,以及搭配的頭巾或帽子,首度在2018年開齋節時推出,很受歡迎。
佛瑞迪說,他在網路世界尋找靈感,再設計適合貓、狗或體型類似動物使用的cosplay服裝,行銷管道主要是透過社群媒體平台,除了內銷,也曾賣給台灣、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美國買家,賣到海外的最大困難是運費比產品貴。
佛瑞迪表示,疫情期間,他的生意有明顯成長,「幾乎每天都要出貨」,他逐漸在社群平台和印尼媒體間打開知名度,卻也引起動保人士的關切。
佛瑞迪說,「我不只收到很多正面回饋,也收到很多負評」,批評的人士認為,讓貓扮裝是傷害動物的殘忍行為,「我則一再解釋,我賣的只是裝飾品」,並非要客戶強制讓貓穿上,「動物本身就有衣服,而且更好,就是上帝賜予牠們的毛」。
他指出,讓貓、狗穿上cosplay的服裝,只是為了照相或攝影而已,只有幾分鐘的時間,很快就會幫牠們脫掉,「牠們也不喜歡長時間穿在身上」。
佛瑞迪表示,疫情持續將近2年衝擊,很多人收入減少、甚至失業,日子更難過,他希望他的故事對其他人有所啟發,如果發掘自己在某些方面有天分,可以利用社群媒體平台行銷,也許能帶來經濟上的價值,幫助身邊更多人。
疫情期間,寵物服飾的訂單逆勢成長,讓佛瑞迪的夢想可望實現。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