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瘋社團遭退學 陳偉徵相隔34年拚上博士

 |2021.10.06
1572觀看次
字級
年少瘋社團遭退學的陳偉徵,相隔34年後拚上博士。圖╱王昭月

【本報高雄訊】國立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偉徵,30年多年前因瘋社團荒廢學業,念大二時即遭退學,但他不甘只有大學肄業學歷,44歲時重考大學,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49歲再考進博士班,苦讀5年順利畢業,如今獲學校晶體研究中心聘為博土後研究員,勵學就學歷程成為後輩學子很棒的學習典範。

現年54歲的陳偉徵曾就讀中山大學化學系,卻因愛玩、瘋社團,大二時慘遭二一退學。後來他到補習班當補教老師10幾年,44歲那年有感於在補習班被他教出的學生很多都已在學術界嶄露頭角,有人甚至當上台大教授;他僅「大學肄業」,因此決定再重返校園進修。

44歲那年他重考大學,班上都是小上20幾歲的同學,不少人認為「這個阿伯」是來混學歷的,結果他卻拿了全系第一名,跌破大家眼鏡。後來更獲教授推薦,加入半導體記憶卡研究團隊,「我在操作上千萬元的貴重科學儀器設備時,感覺像在開豪車勞斯萊斯,興奮無比。」

陳偉徵在實驗室裡專注研發,博士論文登上國際期刊。圖╱王昭月

陳偉徵完成學士及碩士學位後,再以49歲高齡考上中山大學博士班,加入郭紹偉教授研究團隊,在博士班上,指導教授都比他年輕近10歲。起初他擔心教授會因學生年齡差距而有「差別待遇」,沒想到統統「一視同仁」,沒有打混的空間,苦讀5年後,今年7月終於拿到博士學位。

陳偉徵表示,在學5年內,他拿遍學校獎學金、研究及教學助教費及論文得獎後申請企業界的獎學金等,總計約172萬元,這些獎學金支應他全部學雜費,使他能無後顧之憂全心攻讀博士。

陳偉徵的博士論文為《有機無機奈米顆粒為基礎的高熱性能的樹脂技術的開發》,曾榮登國際頂尖期刊《大分子》(Macromolecules)、《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及《Polymer》等高分子重要期刊。他說,這項研發主要是改良俗稱塑膠的樹脂技術,在樹脂中導入無機材料製成大分子「DDSQ」,不僅大幅提升塑膠耐熱性及降低介電性,也可做成電池的材料,多方應用,目前已與中鋼等公司產學合作。

「在那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陳偉徵一路走來勵學不斷,中年取得博士後,研究成果更傲視海內外,他的人生就像一篇勵志故事,成為許多後輩學習的典範。

年少瘋社團遭退學的陳偉徵,相隔34年後拚上博士。圖╱王昭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