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拉閘限電之因 後續能確保安全供電?

 |2021.09.29
852觀看次
字級
近日中國大陸十餘省因「能耗雙控」沒有達標而「拉閘限電」。圖為江蘇無錫工人27日在高壓電纜上作業。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限電停產,是目前中國大陸的熱詞。在電力供應緊張背景下,大陸多地發布限電通知,大部分地區則將重點放在企業上,部分企業錯峰生產或者停產。

這些地區的供電情況到底怎樣?為何限電?後續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針對這些問題,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多地限電  企業停產

近期,遼寧、吉林、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

截至28日,已有20餘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限電停產相關公告,分別有蒙娜麗莎、帝歐家居、晨化股份、中農聯合、利民股份等。

近日中國大陸十餘省因「能耗雙控」沒有達標而「拉閘限電」。圖╱法新社

有的嚴重地區出現企業「開二停五」、甚至「開一停六」現象。「最近一周公司僅生產了一天,9月21日中秋放假,9月22日、23日、24日、26日、27日限電停產,這讓公司原本就不充足的產能雪上加霜。」廣東東莞市基爍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勇說。

「從今年5、6月開始,限電就一直存在,只是最近限得更厲害,不只是廣東,公司在湖南、江西、黑龍江等地的項目也都因為限電停轉,有些地方設備一天只能開機9個小時。」廣東臺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淑芬說。

「我們園區9月15日接到通知,非必要的實驗室不開空調,將負荷降低至以前的一半,現在兩層辦公樓共用一個熱水壺。」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一位負責人說。

東北三省一些城市也出現停電現象,給百姓生活造成影響。「9月23日下午5時突然停電,導致很多人家都沒做準備。」 吉林琿春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停電正值下班高峰期,紅綠燈沒電後,交通秩序一度陷入混亂,電梯停運、做飯洗漱受影響。瀋陽市部分地區有道路因信號燈沒電產生擁堵。

東北地區的居民用電受到影響,引起輿論反彈。圖╱取自BBC

●復甦缺煤  多重因素疊加

業內人士指出,造成多地限電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沿海省市疫後經濟復甦強勁,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二是煤炭價格大漲,煤炭供應緊張,火電企業虧損,發電出力不足。

廣東省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夏季廣東省內普遍高溫。工業生產和高溫天氣帶來用電需求旺盛,疊加部分區域水電供應不及預期等因素,導致電力供應緊張。

「經濟復甦勢頭強勁,帶動電量需求高速增長,1月和3月廣東省用電負荷突破1億千瓦,用電量增速達30%以上。」這位負責人說,目前正是「金九銀十」訂單高峰期,尤其是二產、三產用電需求持續旺盛。目前,廣東省統調最高負荷需求已七創新高,達到13513萬千瓦。

疫情持續影響下,中國大陸作為全球少數幾個在受影響下依然開工生產的經濟體,吸引了大量國際訂單。圖╱法新社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楊富強認為,用電量大幅增長反映的是疫情之後國內經濟和社會運行加速回溫。「部分國家受疫情影響,導致國外供給受阻,全球市場對中國大陸製造的需求大幅增加,拉動部分沿海城市的電力消費。」

同時,一些省分發電能力下降。天然氣、煤炭價格高漲,資源供應緊張,上網電價維持不變,火電企業大面積虧損,發電積極性不高,停機檢修機組明顯增多。

廣東一家發電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火電每發一度電就要虧損7、8分,如果機組全開,電廠一天虧損上百萬元。

火電在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以發電量計算,占比約7成。所以,電「缺」或「不缺」,和煤炭的供應量有很大關係。近期,動力煤、焦煤、焦炭這煤炭「三兄弟」價格創下歷史新高。據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9月26日5500大卡以上的高熱值動力煤港口市場均價為1535元╱噸左右。

此外,今年上半年部分地區能耗強度不降反升,折射出相關地區高耗能行業產能快速擴張,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增長不匹配,也影響了個別地區有序用電措施力度。

煤價連續大幅度上漲,使火電企業、火電廠,發一度電虧一毛多錢。圖╱法新社

●多措並舉 力保供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向各地方和有關企業發出通知,要求推動煤炭中長期合同對發電供熱企業直保並全覆蓋,確保發電供熱用煤需要,守住民生用煤底線。

國家電網有關負責人說,將綜合施策、多措並舉,打好電力保供攻堅戰;加強電網運行應急值守,確保安全可靠用電。廣東省、遼寧省、吉林省等地正全力採取措施,積極應對電力供應緊張狀況。

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地方政府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組織開展高耗能企業用能預算管理、有序用電和錯峰生產等措施,這是對原有忽視節能減排工作的糾偏措施,但必須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一刀切」「簡單化」等做法。特別是在採取有序用電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精細化管理,確保民生用電不受影響。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列出3個原因:電力需求增長過快導致的供給相對不足,電煤價格上漲,以及受到雙控政策影響。

長期來看,中國大陸能源結構以及電力市場都面臨改革需求。林伯強認為,大陸相對比較便宜的是居民電價。如果按照供應成本的話,居民電價應該還是要漲一倍左右。「我認為,未來電價應該會按市場供應成本來改革,但不是因為短期的問題去上調電價,而是如果不上漲的話,碳中和的成本誰來承擔,又怎麼能起到抑制上游高耗能產業的作用?」

近日中國大陸十餘省因「能耗雙控」沒有達標而「拉閘限電」。圖╱法新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