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每年下陷10公分 海灣佛寺縮減九成 僧侶與居民自救 攔水壩擋不了海水
【人間社記者觀龢綜合外電報導】在距離泰國曼谷二十公里的市郊Khun Samut Chin,茂密的紅樹林正逐漸消失,約一公里的海岸線在過去的三十年已遭海水吞噬,三分之一村民被迫遷徙,位於灣海角上一間佛寺面積縮減逾九成,僧侶無奈地再將地基加高約一公尺,但每當刮起季候風時,漲潮就會越過圍牆撲向佛寺。
曼谷位於海平面上僅一至一點五公尺,附近海域水位每年上漲二至三毫米,地下因是泥土而非床岩,加上人口遽增及工廠每年從蓄水層抽取二百五十萬噸地下水,導致陸沉速度每年達十公分。
曼谷市郊鄰近泰國灣地區,幾乎每逢雨季便淹水,海水甚至直衝入寺,僧侶與居民為了自救,多年來靠著捐獻自行興建簡陋攔水壩,並種植紅樹林,希望阻擋海水的迫近,但似乎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每逢雨季潮水高漲時,海浪就會越過防波堤及寺廟周邊石牆,當地便淪為水鄉澤國,村民與寺廟僧侶飽受水患之苦。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警告說,隨著海平面在未來數十年上升,全球二十座大城市,有十三座城有滅頂之虞,超過一千萬人口的曼谷榜上有名。
有東方威尼斯美譽的泰國首都,目前面臨與威尼斯一樣的淹沒危機。包括泰國政府、科學家與環保人士,都同意曼谷面臨沉沒危機,但對何時沉沒卻無定論。研究全球暖化的美國專家薛波在造訪遭淹沒的泰國灣佛寺後說,這是未來會在全球各地看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