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奶奶 練武不輟傳承後代

 |2021.08.24
1197觀看次
字級
「功夫奶奶」張荷仙,希望中國武術能得到傳承。圖/取自網路
習武九十多年的張荷仙,每天仍勤練不輟。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人稱「功夫奶奶」的張荷仙人氣不墜,高齡九十八歲的她仍擔任村裡武道大賽裁判,不只外媒報導過她,連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為她點讚。張荷仙說,她現在每天仍堅持練拳,拳法要靠下一代傳承,希望孫子少看手機多練武術。

張荷仙居住在浙江省寧海縣力洋鎮東園村,當地歷來有習武傳統,六十歲以上老人都有武術底子。張荷仙三歲就被父親要求學習武術,是張氏武術第七代傳人,他們的族人精通南拳與齊眉棒法。

十四歲時的張荷仙已是村裡有名的「功夫小妞」,二十六歲時嫁給父親的徒弟,夫婦兩人經常在山林裡練武,也把武學傳家。九年前,張荷仙的丈夫去世,但是功夫奶奶仍舊精神抖擻,洗衣做飯樣樣行。

喜歡伸張正義

但不主張暴力

張荷仙的小兒子馮傳引說,母親至今身體健康,生活起居一人打理,早上五點起床,從獨居的老屋子到村裡有段山路,她每天都會走一趟當運動。張荷仙的功夫以以拳、腿、棍為三絕,在家鄉又有「女俠」之稱,因為功夫奶奶喜歡伸張正義、助人為樂。

張荷仙表示,曾看到一個男人打老婆,於是跑過去一拳打中那名男子的胸口,但她還是強調:「不主張暴力,功夫是用來保護人。」除了路見不平,村裡大小事諸如接生、刺繡等等都會幫忙,是村民公認的俠女心腸。

今年六月中旬,張荷仙在當地一個村落舉行的「武林大會」當總裁判。鳴鑼響起後,張荷仙首先跟馮傳引表演一場棍術。她靈活運用功夫的模樣,令感興趣的外國人紛紛上台切磋,向她請益拳法,老人家一招一式,現場觀眾無不折服。

教學傾囊傳授

從沒收過學費

除了武術表演外,年輕時,張荷仙家裡庭院是附近村落的功夫學堂,慕名而來習武的人絡繹不絕,她總是傾囊傳授。無論是親戚朋友或是其他人,更從來沒有收過一分學費。

如今張荷仙與馮傳引在當地小學開設的武術班,經常教授孩子們打拳。馮傳引說,小孩學習武術之後會產生改變,首先是較能吃苦,之後會更加自信,在外不會懼怕,充滿正義感。

張荷仙說,知道自己最近「又」出名了,但是她的心願就是把武術傳統發揚光大。而馮傳引也開始記錄家中代代相傳的拳法,目前已完成一部分。他說,「這是個耗費精力的過程,現在已沒有門戶之見,更不存在獨門獨家,只盼這些傳統文化能傳承下去」。

在二○一七年,當時九十四歲的張荷仙就因為高齡依然堅持練武受到外界關注,《人民日報》為她做網路直播,英國廣播公司(BBC)也前往報導,這是「功夫奶奶」第一次在海外走紅。張荷仙當時就擔憂武術會失傳,希望孫子不要只顧低頭玩手機,能夠繼續練武,傳承武術傳統。

而近日之所以再度走紅,是因為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為她點讚,轉發報導,並且以英文點評「kungfu spirit never gets old!」(功夫精神不老!)。「功夫奶奶」的故事再度引發外界矚目,愈來愈多人認識張荷仙,也就愈來愈多人認識中國功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