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隱市居士》黃英吉以佛法治校 推行三好運動

記者羅智華/專訪 |2007.10.12
1815觀看次
字級

「每當遇到挫折時,腦海中總會浮現星雲大師說過的話。」花蓮四維高中董事長黃英吉與星雲大師相識多年,在他心中,大師是益友,更是人生導師,大師蘊含人生智慧的開示及法語,總能讓他有所思、有所得。

很多人不知道,已皈依佛教多年的黃英吉,年輕時本是天主教徒。談起成為佛弟子的因緣,黃英吉說,一九七一年造訪佛光山時,第一次見到星雲大師,就對大師慈藹笑容、平易近人的風範留下深刻印象。幾年之後,他再次於花蓮和南寺巧遇大師,沒想到大師在遠遠的地方就一眼認出他來,讓他喜出望外,十分佩服大師過人的記憶力。

「雖然只有一面之緣,但大師卻把每個人都記在心裡頭。」黃英吉說,因為與大師的這段因緣,讓他開始對佛教產生「一探究竟」的念頭,沒想到愈接觸愈覺得和佛法很相應,從此一步步邁向學佛之路。

黃英吉從佛法受益良多,他在擔任四維高中校長期間,更把佛教教化人心的功能落實在教育中,以佛法治校,在校園推行「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三好運動。為了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他幫每個班級訂閱《人間福報》,藉由耳濡目染與好文閱讀的多元化教育,一點一滴來潛移默化學生的心靈,為學生的品格教育打下良好根基。

擔任校長達三十六年的黃英吉說,四維高中本來只是一所沒沒無聞的小學校,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星雲大師卻鼓勵他:「凡事用心耕耘,有佛法就會有辦法。」大師的這句話,他一直牢牢記在心中,在辦學路上遇到再大的困難,他從未放棄。

多年來,黃英吉憑著這股信念,讓四維高中逐漸變成受到教育部肯定的優質高中,學生溫文有禮,校園洋溢一股書卷味,「在佛法的熏陶下,學生的品格教育成效已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星雲大師曾說:「對自己要能『不忘初心』,對好事要做『不請之友』,對朋友要肯『不念舊惡』,對社會要懂『不變隨緣』。」黃英吉一直將這些話當成座右銘,把學校看作另一個心靈修持的道場,在學佛道路上不斷往前邁進,讓佛法的菩提種子可以在人生旅途中開花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