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放成功!台東Mulas小熊 重返山林周年 |2021.07.16 語音朗讀 9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東縣海端鄉廣原小熊Mulas,去年5月17日由直升機載送,順利運到中央山脈野放,林管處拍下野放最後身影。圖/台東林區管理處提供 【本報台東訊】台東縣海端鄉廣原部落2年前被發現的失親幼熊Mulas,野放迄今1年多,經追蹤研究Mulas生長狀況,已適應環境,台東林區管理處上個月下旬透過衛星發送卸除頸圈指令,解除佩戴的追蹤頸圈,成為台灣首件經人為照養、野訓及野放的亞洲成熊。林管處表示,Mulas野放後佩掛頸圈已經13個月,為考量避免影響後續野外生活品質,選擇在頸圈電池尚未失效前,透過衛星派送頸圈解除指令,順利讓頸圈脫落。後續研究團隊將透頸圈下載數位資料,能完整瞭解黑熊在野外的活動及行為模式,有助於提供試驗研究及照養、野放等現場實務操作的參據。台東林區管理處上個月下旬卸除小熊頸圈,動作是透過衛星發送卸除頸圈指令,解除佩戴的追蹤頸圈。圖/台東林區管理處提供2019年7月27日誤闖台東縣海端鄉廣原村,遭村內2隻大狗追咬,幸獲村民援救脫困的落單雌性台灣小黑熊,牠在獲救後由部落依據布農族儀式命名為姆拉斯(Mulas),台東林管處接手照養、野訓10個月,去年5月17日由直升機載送,順利運到中央山脈野放。林管處透過Mulas的頸圈,長期追蹤記錄長達1年多,上個月底團隊評估生長狀況,已適應環境,加上考量避免影響後續野外生活品質,透過衛星發送卸除頸圈指令,解除佩戴的追蹤頸圈。隨即指派特遣隊伍前往收取頸圈,還發現周邊有多處抓痕,研判應是Mulas頻繁出沒的地區,相信已建立長期安居的棲地。林管處發現頸圈周邊有多處抓痕,研判應是Mulas頻繁出沒的地區。圖/台東林區管理處提供林管處表示,尋回的頸圈研究團隊將下載數位資料,除能更完整核對先前透過衛星回傳的Mulas移動軌跡外,也將藉此得知Mulas更精確完整的日夜活動模式及各項基礎生理資訊,若能進一步瞭解黑熊在野外的活動及行為模式,將有助於提供試驗研究及照養、野放等現場實務操作的參據,將是黑熊保育工作推動上的重要里程碑及珍貴的參考資料。 前一篇文章 蟹謝讓路!墾丁封路 助陸蟹媽媽避「路殺」 下一篇文章 台北動物園石虎3胞胎長大 2隻受訓野放留1隻保育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6【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7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8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09【特搜啟示】2025.07.1310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