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活化石鱟 嘉縣新岑國小設復育基地 |2021.07.15 語音朗讀 17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目前是鱟的繁殖期,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蘇銀添,在新岑國小復育池發現4對鱟,成雙成對「繁殖行為」。圖/蘇銀添提供嘉義縣沿海布袋溼地出現野生活化石鱟, 繁殖期到來,嘉縣府與嘉縣生態保育協會合作,啟動收容機制。圖/縣府提供 【本報嘉義訊】被稱「活化石、夫妻魚」的鱟,因環境變化、棲地破壞,族群遽減,台灣沿海罕見,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與中研院、縣府攜手,長期在布袋鎮新岑國小復育,並執行稚鱟潛在復育棲地調查,前年發現14隻稚鱟,是台灣本島4年來再度出現野生稚鱟。目前是鱟的繁殖期,國家環境教育獎得主、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蘇銀添,在新岑國小復育池發現4對鱟,成雙成對「繁殖行為」,常被誤為交配,鱟繁殖期,成鱟會游向潮間帶沙洲產卵,雄鱟常伏在雌鱟背上,因為鱟的外形很像鋼盔,又常成對出現,有鋼盔魚、夫妻魚(或鴛鴦魚)美名。目前是鱟的繁殖期,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蘇銀添,在新岑國小復育池發現4對鱟,成雙成對「繁殖行為」。圖/蘇銀添提供鱟是4億千萬年前就存活在地球上的古生物,屬海洋底棲無脊椎動物,2億年前至今外觀幾乎沒改變,在亞洲屬瀕危物種,也是很重要生態指標,生態保育協會與縣府農業處合作,啟動鱟的收容機制,進行復育及野放,達到保育及增加海域鱟的族群數量。蘇銀添說,漁民漁撈偶而會誤捕到鱟,可以馬上放回大海,漁船筏回港,請將鱟放在容器,加入少許海水暫時安置通報收容,共同為鱟保育盡心,至今通報收容4、5對。目前農委會雖未將鱟公告為保育物種,但2019年3月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將三棘鱟列為亞洲地區瀕危物種,台灣西海岸到東北角早期有許多三棘鱟,為讓珍貴物種在育及永續生存,農業處邀請漁民加入鱟保育行列。 前一篇文章 遊客不來沒人餵 溪頭松鼠獼猴餓到覓食大出擊 下一篇文章 雪霸封山打掃環境 高山協作清出200多公斤垃圾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3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8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