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冠疫苗前先吃止痛藥? 醫師:不建議長者先吃藥

 |2021.06.28
1835觀看次
字級
民眾施打新冠疫苗後,會依據個人體質而產生不同的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紅腫疼痛、頭痛、肌肉痛、發燒、疲倦、畏寒以及噁心等。圖/健康醫療網

【本報台北訊】網路上傳出在打新冠(covid-19)疫苗前後吃止痛藥,減少不適感?中榮灣橋分院醫療部主任醫師林耘德說,以目前醫學證據而言不建議長者預防性吃藥,但可於有發燒、痠痛症狀時吃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類似藥物(如普拿疼),其發生過敏的機會較NSAID類藥物來得低,也比較不會有胃潰瘍或出血或腎功能受損之狀況。

不建議長者預防性使用 避免造成身體健康受損

民眾施打新冠疫苗後,會因為個人體質而產生不同的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紅腫疼痛、頭痛、肌肉痛、發燒、疲倦、畏寒以及噁心等狀況。

日前有一名85歲的陳姓老翁由兒子陪同至社區接種新冠(covid-19)疫苗,在注射後觀察時,陳爺爺的脖子出現紅疹及有小水泡,經醫師評估為過敏反應,要護理師立即陪同爺爺就醫。這時,陳爺爺的兒子才說,聽說在施打前可先吃止痛藥,可大幅減少不適感,所以讓陳爺爺注射疫苗前1小時,服用止痛藥。醫師才發現此款止痛藥含有阿斯匹靈成份引發陳爺爺過敏,因此是藥物引發陳爺爺過敏不是疫苗,讓大家鬆了一口氣。

施打疫苗後多喝水 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林耘德表示, 長者施打疫苗後需觀察15分後無礙,返家後建議要多喝水,若有微發燒可再觀察,若出現高燒、腹瀉、腹痛、嚴重頭痛、呼吸喘、胸痛、吃不下、全身無力等情形,則請立即就醫。

長者施打疫苗 避免染疫變成重症

中榮嘉義暨灣橋分院院長李世強表示,長者有三高是很普遍的,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鼓勵長者要施打疫苗,否則一旦染疫,有三高的長者變成重症的可能性增加很多,施打疫苗的優點比缺點多,鼓勵長者若符合資格可就近施打,施打現場都有醫師再次評估長者當下狀況,評估合適才能施打,請長者或家屬若有有疑慮,可向醫師詢問及諮詢。

報導來源|健康醫療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