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增上安樂

 |2021.06.25
5085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安樂,一般人以為吃得好、有錢花就是安樂。管子說:「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倉廩實而後知禮義。」誠然,禮義興奸佞才不生,才能國富而民生安樂。真正的安樂,除了物質,更重視精神的世界,心裡滿足,即使生活不富裕,也能像顏回一樣安貧樂道。那麼,與人相處時,要怎樣才能安樂呢?

第一、忠誠可以處世:為人做事要有忠誠心,我們平時能真誠待人,而且忠心、實在,在處世上面,就能感動別人。如晉文公攻打原城,講究誠信,使敵軍主動投降;諸葛亮在祁山與魏軍作戰,信守承諾,使士卒主動回營,奮勇作戰。忠誠不但讓自己的道德進步,在處世上也能通達,自然就可以過得安樂了。

圖╱資料照片

第二、莊敬可以避禍:為人莊重,自敬自愛,就能時時進步,如果一味地貪圖安逸,只會一天比一天疏懶。當一個人處世謹慎,對人莊重、尊敬,不得罪他人,一些人事災難,就不會降臨身上。

第三、寬恕可以延壽:一個洞明世事的人,凡事反躬自省,寬宏大量,得饒人處且饒人,自己也能泰然自在。古德常勸人,遇到逆境,要能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如此就可以免難延壽。人生之所以痛苦顛倒,常常是我執太強,不能放下,所以,做人不要太計較,以寬恕養量,才能培養恢宏的氣度。

圖╱資料照片

第四、信仰可以進德:信仰可以使生命擴大。信仰真理的力量,使人有更大的勇氣;,面對致命的打擊,使人有寬宏的心量,包容世間的不平。許多佛教徒以慈悲喜捨的精神,為人服務,從中開發自己的佛性,進而解脫生死煩惱;他們在淨化自己同時,也能增福進德呢。

古之賢臣,忠於國君,取信於人民,廣受眾人愛戴;古之君子,反求諸己,對人尊重,處世有度,仁愛鄉里,所以賢名遠播;有道之士,以信仰來修身進德。我們在為人處世上,要不斷的自我惕勵,才能有「增上安樂」。

第一、忠誠可以處世,    
第二、莊敬可以避禍,
第三、寬恕可以延壽,    
第四、信仰可以進德。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星雲法語》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圖╱資料照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