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供養為發想 林永盛以紙雕禮佛

羅智華 |2021.06.05
2791觀看次
字級
圖為唐卡系列──大日如來。圖/林永盛提供
紙雕藝術得仰賴慢工出細活的毅力與耐心。圖/林永盛提供
林永盛靠著「做中學」的功夫慢慢掌握紙雕要領、二十二年來共完成了四十五件作品。圖/林永盛提供
圖為文殊菩薩。圖/林永盛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在佛教經典《梁皇寶懺》中有談到「十供養」真諦,意指藉由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等物品的供養來禮佛,也讓從畫冊中得知花供養寓意的紙雕藝術家林永盛,決定以「花供養」作為創作主題,代表一至十二月的梅花、杏花 、桃花 、牡丹 、荷花、百合花等,在他一雙巧手雕琢下,不僅展現這些花卉的千姿百態,更令觀者看了不由得升起恭敬之心。

身為佛教徒的林永盛表示,用香、花、燈、塗、果等十種不同供養物來敬獻神佛,各有其不同功德與象徵意義。

無師自通 慢工培養耐心

以花來說,其功德為處世如花,見者歡喜;身常香潔,歡喜真理;而意義則為微妙萬行,開花結果,這樣的意涵令他動容,因此期盼透過紙雕來刻出十二幅永不凋謝的花來供佛,彰顯終年不間斷的虔誠禮敬之心。

這些獨樹一格的紙雕作品卻是他無師自通的學習成果,不禁好奇當初他是如何與紙雕結緣?目前從事建築設計的林永盛笑著說,自己是在就讀高中廣告設計科時,因緣際會下開始接觸紙雕,當時對於能將一張張看似平凡無奇的「紙」,化身為變化萬千的立體紙雕創作感到驚奇,於是開始展開自學之路,從最基本的動物紙雕開始學起,靠著「做中學」的功夫慢慢掌握要領。

有一天,他正好看見了有關歷史悠久的敦煌壁畫藝術介紹,不僅深受感動,更啟發他以此為主題來嘗試與紙雕相結合,首幅作品就是參考敦煌壁畫天女像中的「飛天」進行創作,爾後陸續以廟宇裝飾、宗教信仰為靈感開啟他的宗教紙雕之路,這些年來共完成了「唐卡」、 「 四大菩薩」、「花以禮佛」等系列作品。

林永盛談到,紙雕藝術得仰賴慢工出細活的毅力與耐心,以唐卡系列的作品〈大日如來〉為例,為了讓神尊的頭部可以自在活動、手持的法器可以有所替換,他透過十二層紙雕來細細雕琢,過程中因為對作品臉部的表情、眼神不滿意 ,還重作了好幾次 ,雖然整件作品高度只有六公分左右,卻投入一年多才大功告成。

白色紙雕 展現菩薩莊嚴

「每當創作過程中遇到瓶頸或挫折時,我總會到寺廟禮佛參拜,透過與神佛的對話、從信仰中獲得支持的力量。」林永盛說,有一次他前往台南大天后宮觀音殿參拜時,看到廟宇中掛著一幅觀音菩薩與《心經》相互融合的作品,令他印象深刻,於是以此為靈感 、花了一年半時間完成觀音心經的紙雕創作。

後來還延伸出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普薩、普賢菩薩等「四大菩薩」系列作品,為了呈現菩薩的慈藹面容與莊嚴儀態,他還特別運用白色紙雕來創作。

談及接下來的創作計畫,林永盛表示,未來除了繼續創作唐卡系列相關的宗教主題作品,未來也計畫以「十供養」中的果供養為發想,投入一系列的果雕創作,讓大眾能看見紙雕藝術的多元之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