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廟宇彩繪 傳達眾善奉行 羅智華 |2021.05.31 語音朗讀 34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興賢書院大門上一幅幅述說忠孝仁義故事的精緻彩繪,創作者是資深藝師陳敦仁。圖/記者羅智華即使大半輩子與傳統彩繪為伍,陳敦仁仍力求突破。圖/陳敦仁提供陳敦仁透過臨摹父親畫稿、參考其他藝師技法,梳理創作風格。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走進創建於清道光三年的彰化縣興賢書院,率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門上一幅幅述說忠孝仁義故事的精緻彩繪,細膩樸實畫風令觀者留下深刻印象,創作者是今年獲得彰化傳統工藝「傳統建築彩繪」保存者的資深藝師陳敦仁。出身於傳統彩繪世家的他,由父親──知名彩繪藝師陳穎派手把手教導,其家族更培育了十幾位彩繪藝師,台灣有上百間廟宇的宗教彩繪作品,皆出自他們家族之手,在傳統工藝領域蔚為美談。臨摹父親畫稿 梳理自己風格年逾知命的陳敦仁說,家族從祖父陳萬福那一輩起,就開始從事彩繪工作,父親陳穎派也在祖父教導下承襲傳統彩繪技法,成為中台灣知名的傳統彩繪藝師,人稱「派司」;他表示,打從孩提時代起,就經常看著父親拿著畫筆在畫草圖、上色,就讀國小時的寒暑假,還會被父親帶去施工現場當跑腿。或許是家學淵源加上耳濡目染,讓陳敦仁踏上學藝之路,國中畢業那一年正式成為學徒,對他來說,宮廟就像是另一個學校般,讓他跟在父親身邊「做中學」、一步一腳印累積技藝;不同於坊間學徒一般需經過「三年四個月」才能夠出師的慣例,陳敦仁光在父親身邊學藝就超過十年時光,但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即使有父親親自教導,也得靠自身努力才能得到真傳。為此,他花了好幾年時間努力臨摹父親的畫稿,並參考其他優秀藝師的技法,從中梳理出自己的創作風格,知名的鹿港天后宮就是陳敦仁學藝後第一次展現彩繪技法的宮廟,廟內仍保留他當年的起始之作。盼學日本做法 讓技藝可傳承隨著學藝有成、技法日漸受肯定,陳敦仁也逐漸在傳統工藝闖出一番名號,各地宮廟邀約相繼湧來,像是彰化慶安宮、孔廟、魏成美公堂、賴氏宗祠、台南白河大仙寺等地,都有他的作品,還曾受邀至台灣藝術大學擔任講師,為年輕學子開班授課。他表示,傳統彩繪不只具有保護廟宇木結構與美化空間的功能 ,更有教育社會大眾的意涵,透過彩繪敘述的忠孝仁義等民間故事,來傳達眾善奉行、諸惡莫做的真諦;他笑著說,即使大半輩子都與傳統彩繪為伍,但自己至今仍在力求突破,希望能推動彩繪技法更上層樓。「寺廟就像是一間涵蓋多元傳統工藝的博物館 ,是呈現鑿花、彩繪、交趾陶等技法藝術之美的展示空間。」談到寺廟等文化資產如何保存與藝師傳承,曾到過日本參訪寺廟古蹟保存的陳敦仁有感而發表示,在日本共有兩千多處古蹟,被政府視為是國家文化財來予以保存,由公部門出資請來上百位專業藝師來負責修復與保存,每位藝師並負責帶領一個團隊,這樣的做法不只讓日本古蹟保存更為完善,也讓傳統工藝的傳承機制不會出現人才斷層等問題,政府當局或許可以此作為他山之石,讓台灣的文資保存與人才培育更有制度化,提高年輕一輩的傳承意願。 前一篇文章 多倫多童軍 向防疫英雄致敬 下一篇文章 殯葬老闆 無償幫染疫獨老辦後事 熱門新聞 01響應零飢餓 日光寺廣贈公益米2025.10.1002佛光山大明寺、宏法社 獲頒苗栗縣績優宗教團體2025.10.1003【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2025.10.1004香港佛光緣美術館 唐代宮廷服飾復原展2025.10.1005輝達進駐北士科 可專案設定地上權 2025.10.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2-22025.10.1007【人間小品】 歲月的浪淘沙2025.10.1008【美味食光】交換早餐2025.10.1009【生活快門】全台最老郵筒2025.10.1010施莫會2025.10.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雪梨佛光人 三代喜同堂巴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弱勢群體佛光童軍服務員木章訓 培育三好童軍領袖佛光山線上佛學院 學子雲端精進奧地利佛教會開放日 維也納佛光山響應香港佛光道場 社教聯合開學典禮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人清淤不停歇 用愛與熱食送暖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台中綠美圖開箱佛大校長趙涵㨗 登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鎮長畫家 畫下台灣風土阿里山森鐵 推特色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