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歐洲副總住持妙祥法師帶領青年以茶悟禪,大家拿著自己泡的茶,歡喜合影。
圖/吳冬晨、于旻弘提供
【人間社記者張領豪歐洲連線報導】三十多位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英國、瑞士、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多座城市的歐洲留學青年、法師,二十三日透過網路齊聚一堂,聆聽佛光山歐洲副總住持妙祥法師「禪與茶」講座,其中,多位青年獻上美妙音樂,讓大眾隨著悠揚音符,品茶悟禪。
知忠法師首先帶領「動中禪」,青年們拉伸筋骨,柔軟的身體促使身心逐漸放鬆,隨後合眼靜坐,體會各個部位與空氣接觸之感,觀照自己呼吸的冷熱、深淺、快慢,大家慢慢地沉靜內心。
懷抱供養心
茶中有禪味
維也納青年張淑德、聶婧文、鄭翊平、張碩聯合演奏多首樂曲,大家在螢幕前品茗、吃茶點及賞樂。
妙祥法師說明茶與禪的關係,並分享禪門公案,包含達摩祖師眼皮化為茶葉的傳說、《茶經》與佛教寺廟的歷史,叢林裡亦有「茶頭」與「水頭」的職務,法師穿插他在佛門奉茶、典座的經歷,「只要我們有一顆供養心,就能讓這杯茶有『禪味』。」
第二段音樂饗宴由大陸杭州青年韓鈞琪帶來古箏組曲。妙祥法師講述同學以教古箏度自己的學佛趣事,強調茶和禪不僅在佛教經典有關聯,兩者具有相同性格──清寂。過去的弘法經歷中,法師常以茶為工具,在「法蘭克福書展」、「日日是好日」等活動中,與大眾結下許多善緣。
法師展示佛光山茶禪照片,以及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列出的四十種禪,包括感恩禪、梵唄禪、詩文禪等,「祝福大家在生活中都有禪味,有禪味就會自在」。
禪心看世界
無處不是禪
「西方不同的國家,對茶禪感受有何異同?」、「什麼是禪、禪味?」青年向法師詢問,妙祥法師舉例聯合浴佛慶典的茶禪Workshop、「無我茶」,表示要營造不同氛圍,用泡茶講故事,才能讓西方人更理解茶禪意味。「以禪心看世界,無不是禪。」法師表示,想驗證問題與答案,唯有境界來臨時,學習怎樣去轉念、怎麼去處理,才會得到解答。
活動結束後,許多青年分享自己泡茶的照片與心得,紛紛表示,多次的「與禪有約」課程,讓自己更理解了禪是什麼,以及如何讓自己更自在地生活。
為了更精緻化地關懷青年,佛光山歐洲教區組織「青年關懷小組」,分為「本土青年策畫組」及「青年留學生策畫小組」,後者針對到歐洲留學、工作及海歸回國的青年,策畫相關課程及活動,歷時三個月、多次會議,設計問卷、發放問卷、數據分析,以了解青年需求,最後決議推出「與禪有約」主題課程。日前邀請佛光山歐洲副總住持覺容法師,主講「禪與情緒管理」,期望帶領歐洲青年在生活中學佛、行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