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離人際交流 如何助兒少度過孤獨感 |2021.05.27 語音朗讀 11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疫情讓多數人都宅在家,也拉遠人與人的交流互動,此時應多注意孩童和青少年的心情。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延至6月14日,部分上班族已在居家辦公,全國學生則不到校,改用遠距教學,大幅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根據美國梅奧診所醫學中心(mayoclinic)的指引,待在家裡上班、上學,沒有辦法外出與親友相處,對於兒童和青少年,這些變化可能幫助孩子成長,也可能引起孤獨感,建議家長多引導孩子,面對疫情挑戰。疫情拉開人們距離 協助孩子應對疏離疫情帶來社交距離,兒童和青少年的產生孤獨感也很令人擔憂,因為與成年人相比,孩子們往往更難以傳達自己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不能依靠熟悉的方式與同齡夥伴建立歸屬感,尤其同伴是幫助孩子們發展個人身分的重要關鍵,疫情也可能使兒童現有的心理健康狀況惡化。圖/Unsplash鼓勵與朋友共度時光 視訊通話聯繫情感幫助孩子應對社交疏遠而產生的孤獨感,最安全方式是通過視頻或電話聊天,建議讓他們與親朋好友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從中獲得到更多支持。疫情期間,孩子們可能比平時有更多的空閒,可能會喜歡發訊息或找朋友一起玩線上遊戲,此時家長需暫時放寬關於孩子的每日時間限制,可以多邀請家庭成員、親戚朋友一起打電話或視頻聊天保持聯繫,或是說些故事給來他們聽。圖/Unsplash趁空檔關心孩子 聆聽曾經失落感受 在疫情艱難的時期,孩子們與重要的照顧者建立緊密可靠關係很重要的,家長可以利用機會花更多的時間陪他們。其實,你的孩子曾經可能對錯過重要的活動(例如生日聚會)感到難過。此時,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失落,詢問他的感受,並聆聽它們的想法,請他們書寫曾經對某些人、地方或事件的失落的想法,並不對其感受做任何假設及評斷。了解他們會如何應對這些損失,想想是否未來有機會舉辦不同類型的生日慶祝會或是疫情結束後可以一起做些事情來彌補。圖/Unsplash家中做有趣活動 激發孩子創造力鼓勵孩子的獨特創造力,在家裡透過閱讀、創作音樂、烘烤、繪畫、寫作、種植花園等來找到靈感。或是邀請孩子分享一些喜歡熱衷的話題,並與朋友分享他們學到的東西,激勵孩子有更多的創造力。養寵物也是孩子很好的陪伴,免受孤獨感的影響,使孩子感到舒適及社會支持,尤其疫情當前人與人之間保持社交距離。圖/Unsplash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196/ 前一篇文章 41萬劑AZ疫苗 雙北1-3類未接種者優先施打 下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新增本土667例 單日13死創新高 熱門新聞 01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2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3【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4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5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06【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7【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8【人間滋味】午後的微甜時刻2025.07.1609日光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祈願孩童平安成長2025.07.1710愛護地球 北海道場健走、淨灘2025.07.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國泰金調查:逾6成民眾認 今年高通膨、低經濟成長新北環狀線 擬加密班距罷免戰 藍綠鎖定基本盤今年漢光演習 史上最強見軍率北部城鎮韌性演習登場 蔣致詞籲賴「一家人槍口不對內」漢光操演第8天 戰車野戰搶修演練 考驗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