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離人際交流 如何助兒少度過孤獨感

 |2021.05.27
1141觀看次
字級
疫情讓多數人都宅在家,也拉遠人與人的交流互動,此時應多注意孩童和青少年的心情。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延至6月14日,部分上班族已在居家辦公,全國學生則不到校,改用遠距教學,大幅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根據美國梅奧診所醫學中心(mayoclinic)的指引,待在家裡上班、上學,沒有辦法外出與親友相處,對於兒童和青少年,這些變化可能幫助孩子成長,也可能引起孤獨感,建議家長多引導孩子,面對疫情挑戰。

疫情拉開人們距離 協助孩子應對疏離

疫情帶來社交距離,兒童和青少年的產生孤獨感也很令人擔憂,因為與成年人相比,孩子們往往更難以傳達自己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不能依靠熟悉的方式與同齡夥伴建立歸屬感,尤其同伴是幫助孩子們發展個人身分的重要關鍵,疫情也可能使兒童現有的心理健康狀況惡化。

圖/Unsplash

鼓勵與朋友共度時光 視訊通話聯繫情感

幫助孩子應對社交疏遠而產生的孤獨感,最安全方式是通過視頻或電話聊天,建議讓他們與親朋好友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從中獲得到更多支持。

疫情期間,孩子們可能比平時有更多的空閒,可能會喜歡發訊息或找朋友一起玩線上遊戲,此時家長需暫時放寬關於孩子的每日時間限制,可以多邀請家庭成員、親戚朋友一起打電話或視頻聊天保持聯繫,或是說些故事給來他們聽。

圖/Unsplash

趁空檔關心孩子 聆聽曾經失落感受 

在疫情艱難的時期,孩子們與重要的照顧者建立緊密可靠關係很重要的,家長可以利用機會花更多的時間陪他們。

其實,你的孩子曾經可能對錯過重要的活動(例如生日聚會)感到難過。此時,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失落,詢問他的感受,並聆聽它們的想法,請他們書寫曾經對某些人、地方或事件的失落的想法,並不對其感受做任何假設及評斷。了解他們會如何應對這些損失,想想是否未來有機會舉辦不同類型的生日慶祝會或是疫情結束後可以一起做些事情來彌補。

圖/Unsplash

家中做有趣活動 激發孩子創造力

鼓勵孩子的獨特創造力,在家裡透過閱讀、創作音樂、烘烤、繪畫、寫作、種植花園等來找到靈感。

或是邀請孩子分享一些喜歡熱衷的話題,並與朋友分享他們學到的東西,激勵孩子有更多的創造力。養寵物也是孩子很好的陪伴,免受孤獨感的影響,使孩子感到舒適及社會支持,尤其疫情當前人與人之間保持社交距離。

圖/Unsplash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196/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