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線上學習課程,家長也可規畫自由時間,讓孩子閱讀、玩桌遊或從事簡單運動。圖/大千醫療社團法人南勢醫院提供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家長可協助孩子規畫適當的生活作息。圖/大千醫療社團法人南勢醫院提供
【本報苗栗訊】國內學童因防疫「停課不停學」,這也是家長首次遇到的防疫措施,面對新階段防疫生活,民眾必須了解防疫假不只是單純放假,更要好好安排日常生活,做好銜接回歸學校的準備;苗栗縣大千醫療社團法人南勢醫院臨床心理師邱淳遠建議家長從4方面著手,包括讓孩子了解疫情與生活的轉變、規畫新生活作息、關注孩子情緒、與學校保持聯繫;透過規畫幫孩子不因防疫假打亂既有生活。
邱淳遠指出,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轉變,孩子可能會感困惑,也會感受到大人對未知的不安全感,建議家長藉由相關主題的繪本、故事或影片,讓孩子了解疫情相關訊息;另外可藉圖像化及實際操作,讓孩子容易理解,也更有現實感及身體記憶,例如在洗手台牆上貼洗手步驟、請孩子一起分裝酒精罐等,讓他們感受自己不是被外加規範所限制,而是防疫生活共同參加者。
少了學校按表操課的作息,如何在家有效率學習及生活非常重要。邱淳遠建議以白板或海報等視覺化方式安排每天的行程規畫,內容可與學校課堂時間相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習慣,避免生理時鐘混亂及返校上課需要重新適應的問題。
此外,第二,建議維持生活儀式感,白天可換掉睡衣或家居服,整理書包及課程所需的書本與文具,模擬上學情境;第三,建立學習區和運動區,學習區內保持整潔並排除手機等可能的干擾物,即使遠距教學也要能靜心投入;運動區則可安排簡單運動或尋寶遊戲之類的動態活動,如果環境許可,也能藉教學影片跳有氧舞蹈或瑜珈。第四,要控管3C產品使用時間,避免網路成癮,白天可將窗簾拉開、接觸陽光,讓光線自然調節生理時鐘,作息穩定對身心健康都有幫助。
他指出,當生活被疫情打亂時,生氣或焦慮都是正常情緒反應,要記得協助孩子接納情緒、適當的分享彼此的感受,同時透過放鬆練習、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協助他們增進情緒調適的能力,並記得讚美孩子願意忍耐及配合的態度。最後,記得隨時保持與老師良好的溝通與聯繫,了解孩子的課業進度及返校的準備。
邱淳遠提醒家長,藉由防疫假好好陪孩子,一起面對新階段防疫生活,也可增進親子間的互動與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