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別光買泡麵 營養師教6類食物提升免疫力

 |2021.05.19
7770觀看次
字級
居家防疫期間不要只買泡麵,營養師分享6類食物有助提升自身免疫力。圖/Pexels

【本報綜合報導】本土新冠疫情在社區蔓延,雙北升級為三級警戒,也讓不少民眾在賣場搶購掃貨,泡麵區幾乎銷售一空,但防疫期間除了泡麵,還應該要多吃能提升自身免疫力的食物。就讓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來教你,吃哪些食物,有助提升免疫力?


優質蛋白質:合成足夠抗體

圖/Pexels

人在維持免疫功能的過程中,抗體是不可缺乏的武器,蛋白質正是抗體生成的基礎原料。換言之,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就是免疫力提升的首要任務。

植物性蛋白質的部分可以買黃豆、豆腐、豆漿,若吃奶蛋素的民眾也可以買奶類、蛋等。

如何吃:每餐至少吃1至2份的蛋白質,1份為1顆雞蛋、1杯240㏄牛奶、2格板豆腐、半盒嫩豆腐。有三高問題的民眾,盡量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

主食類:提供身體足夠能量

圖/Unsplash

一旦缺乏主食,體內眾多生化反應都難以進行,特別是減重者,刻意不吃主食,長期下來,身體會轉而消耗蛋白質來維持身體所需的能量,反而會減弱免疫功能。

建議買未精緻的全穀根莖類,如糙米、五穀雜糧、紅豆、綠豆、南瓜、地瓜、芋頭等。

未精緻的食物,富含維生素B群、礦物質,與人體抗體的製造有很大的關係。

如何吃:每餐至少1/4碗,至多2碗的量。視個人活動量及血糖狀況而定。

蔬果類:補充抗氧化物質

圖/Unsplash

蔬果富含維生素C及植化素,能活化免疫機能、降低身體發炎反應。尤其是顏色偏紅黃的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保護黏膜的健康。


腸道黏膜是免疫軍團的家,口腔及肺部黏膜則是病毒細菌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顧好黏膜功能,免疫力自然能提升。


建議買當季不同種類及顏色蔬果,紅色的茄紅素,如紅蘿蔔、番茄、西瓜、葡萄柚等;綠色的多酚類,如綠色蔬菜、綠茶等;藍紫色的花青素,如茄子、藍莓、蔓越莓、紫地瓜等;紅綠色的葉黃素,如萵苣、菠菜、南瓜等;白色吲哚類,如高麗菜、芥藍菜、花椰菜等。

如何吃:建議每天吃3份蔬菜、2份水果,才能滿足身體所需的營養素。
每餐最好吃不一樣顏色的蔬果;其中,茄紅素及葉黃素是脂溶性維生素,需與食用油等油脂一起烹調,才有助人體吸收。

菇蕈類:調節免疫力

圖/Pexels

研究證實,菇蕈類有來自真菌細胞壁的多醣體,有調節免疫功能。


建議買袖珍菇、杏鮑菇、香菇、洋菇、猴頭菇、木耳等真菌類食物中,都可攝取到此類多醣體。

如何吃:每天至少吃半碗的量。

Omega-3脂肪酸:降低身體發炎反應

圖/Unsplash

堅果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抗發炎、平衡免疫功能。

建議買堅果如核桃、奇亞籽、亞麻仁等。

如何吃:堅果建議每天攝取拳頭握緊的一小把量,但要買低溫烘焙、沒有調味的堅果,對身體比較沒有負擔。

辛香料:抗病毒、抗細菌

圖/Pexels

辛香類食物除了能增加料理的味道,還具有殺菌、抗菌、防腐、抗病毒、輔助免疫系統的作用。

建議買:生薑、辣椒、胡椒、薑黃、肉桂等。

如何吃:辛香料不論生吃或熟食皆宜。量視個人而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