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東南亞國協(東協)二十四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針對緬甸政變危機的臨時峰會,與會領導人的共識是任何能使緬甸重返民主過渡道路的解決方案,都需要緬甸國防軍和全國民主聯盟的參與。前者目前是緬甸政體的關鍵機構,後者則擁有民眾支持。東協因此呼籲緬甸允許東協派代表團訪問當地,幫助協調雙方之間的討論。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後通過視訊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代表團未必包含所有東協成員國代表:「例如,它可能是三方代表團,由東協現任、前任和下任輪值主席國的代表組成。細節尚待確定。」峰會歷時約三小時。李顯龍形容,這是一次具有成果的會議,為東協在緬甸問題上勾勒出前進道路。《聯合早報》引述李顯龍的話表示,東協成員國代表在峰會上的講話可總結為六點,除了允許東協代表團訪問緬甸,還包括停止緬甸境內的暴力行為、釋放包括緬甸總統溫敏和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在內的所有政治犯、恢復所有主要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政治對話、由東協扮演建設性的角色,以及允許由東協帶頭、其他人參與的人道主義援助。
緬甸軍政府領導人、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也出席了峰會,這是他二月一日發動政變奪權後首度出國。李顯龍透露,敏昂萊在會上表示,他聆聽了東協成員國代表的發言,並會採納他認為有用的意見。他也不反對東協扮演建設性的角色、派遣代表團以及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李顯龍表示,緬甸的未來終須交由緬甸人民決定,但東協能夠並希望扮演建設性的角色,以促成持久且和平、通過談判達成的政治解決方案,讓緬甸恢復正常和穩定。李顯龍強調,根據「東協憲章」,東協成員有集體責任維護本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因此不能對緬甸局勢漠不關心,國際社會也在關注東協動作。「沉默和不作為將影響東協的中心地位和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