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底部 驚見羅馬柱 羅智華 |2021.04.08 語音朗讀 73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苗栗縣永和山水庫底部的古厝因為水位持續下降而露出。圖/林桔春提供林桔春透過鏡頭記錄到因枯水期而露出宛如台灣版羅馬競技場、希臘神殿般的水庫岩壁照片。 圖/林桔春提供羅馬柱也象徵人體比例的美感,如今成為建築學界的美學標準。 圖/取自網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連續數月來的水情拉警報,不僅讓中台灣部分地區開始採取限水措施,就連位於苗栗縣的永和山水庫也因水位持續下降,讓原本埋藏於水庫底部的永安橋在四十年後重現在世人眼前,引發各界驚嘆、嘖嘖稱奇;當初第一位拍下這幅震撼景象的人,則是長期拍攝水庫風情的攝影達人林桔春。林桔春熱愛鄉土,多年來透過鏡頭記錄苗栗水庫風光與在地風土民情,將一幅幅彰顯家鄉之美的照片上傳臉書社群「我是頭份人」分享,不只引發臉友熱烈回響,更療癒異鄉遊子的思鄉情愁。每天早晨八時,年逾古稀的林桔春就會背起相機、跨上機車出門拍照,對熱愛攝影的他來說,這不僅成為退休生涯的重心,更是旺盛活力的養生之道。留珍貴影像是他按快門初衷性格開朗的林桔春說,自己從小就喜歡畫圖拍照,但因年少家境普通、買不起價格高昂的相機,加上工作忙碌,一直等到從銀行退休後,才有機會重拾興趣,靠著無師自通方式,慢慢摸索出攝影技巧,藉由相機視窗展現景物的生命力,迄今已拍攝下逾兩萬張照片。身為媽祖信眾的林桔春發揮專長、擔任客家十大節慶之一的「頭份四月八」媽祖遶境活動攝影義工,除拍下眾多信眾虔誠一路跟隨媽祖的動人場景,也長期記錄獅頭山廟宇的雕梁畫棟、客家三合院獨樹一格的古厝等宗教文化風情,希望透過攝影為這些日益凋零的歷史建物留下珍貴影像。熱愛家鄉的他,常騎車四處尋覓苗栗不為人知的自然美景、人文特色,風光明媚的永和山水庫更是拍攝重點。林桔春說,永和山是台灣第一座沒有水閘與水門設施的離漕式水庫,一年四季風情各有不同,滿水位時甚至可以看到苗栗的母親山「加里山」美麗倒影;桐花盛開與水庫湖面相互輝映的景象,更令人捨不得停下相機的快門。分享實景照籲民眾正視缺水「起初我只是單純想拍攝水庫之美,沒想到卻記錄到水位持續下降的窘況。」每個月都會前往永和山水庫攝影的林桔春有感而發表示,七年來共拍攝五千張以上的水庫照片,去年二、三月拍照時已發現水位在持續下降。當時林桔春將照片上傳網路、大聲疾呼大家要節約用水,但沒引起太大的注意,直到日後拍到宛如台灣版羅馬競技場、希臘神殿般的水庫岩壁照片,及深埋底部數十年的永安橋與古厝露出的畫面,才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從滿水位的湖光山色一路拍到水庫快要見底,看著水位每況愈下的怵目驚心景象,讓熱愛這片土地、將永和山水庫視為苗栗人驕傲的林桔春十分難過,也期望藉由自己的實景照片分享「水庫的美麗與哀愁」,讓更多人體會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 前一篇文章 人馬雙胞胎 啟動夢幻風暴 下一篇文章 石門蓄水低於4成 桃園不排除限水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3【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4漢光演習7月9日登場 3階段演練2025.06.2705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8合作北大 香港人文教育中心成立北京大學簽2025.06.2709叢林學院弘法佈教賽 學子獅子吼嘹亮2025.06.2710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重症兒夏營 療癒從歡笑開始創意魔髮 巴黎鐵塔躍頭頂 3D列印希望 動物迎向新生70歲足球英雄 照亮貧童未來 作者其他文章宜蘭普查歌仔戲 成果亮相佛大特色科系 分發率逾80%南華7學系滿招 再創佳績佛大攜手企業 推零碳旅遊種樹計畫動物聯合國 珍古德為保育發聲佛光大學薪火相傳 畢業生邁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