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旅館 成為看比賽包廂 羅智華 |2021.04.05 語音朗讀 27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學生們運用高低落差與動線設計等方式,打造出因應疫情時代的運動場等建築模型。圖/記者羅智華成大建築學系副教授黃恩宇(左二)與學生們拿著作品合影。 圖/記者羅智華學生們運用高低落差與動線設計等方式,打造出因應疫情時代的運動場等建築模型。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新冠病毒疫情不只改變全球化流動與產業型態,更影響當代建築思惟,為讓年輕學子思考疫情下的建築形態與過去有何不同,並在社交防疫下仍保有人際交流,成功大學建築系教師特別引領學生以「疫情下的新形態空間」為主題創新思考,巧妙運用高低落差與動線設計等方式打造出因應疫情時代的市集、運動場、居住空間等建築模型,讓人與人的關係不因疫情影響而疏離。就讀成大建築系二年級的魏肇君運用創意,將社交距離的限制轉化為建築新型態的契機,打造「疫情下的網球巡迴賽場館」。模組化建築可搬遷魏肇君談到,國際上有很多運動賽事因疫情而被迫取消,激發他思考如何讓愛好體育的民眾,可以在遵守防疫下又能觀看運動競賽;他呼應義大利羅馬競技場的設計概念,以階梯式建築打造運動場館,結合運動賽事場地與旅館住宿包廂,讓有隔離需求的民眾也能在隔離期間,透過包廂陽台觀看場上正在進行的網球比賽,藉此達到防疫機制,同時又能讓運動賽事正常舉辦。不只如此,這樣的模組化包廂建築方式,還能讓賽場館隨著世界巡迴賽的舉辦地點不同而搬運遷移、解構再建構,宛如「游牧式運動場」般,並因應人數需求打造不同的空間大小。積木概念設計市集也有學生為改善傳統市集攤販擁擠、民眾行走動線混亂的情況,以類似一格格「積木」的概念來設計組合式市集,並運用順時針動線設計,讓群眾可以朝著規畫方向前進,避免人潮的摩肩擦踵、保持社交距離。另名學生謝侑呈則表示,他以隔離住宿結合公園的概念,投入數周時間打造出讓民眾隔離期間也能在綠樹環繞下、感受到大自然氣息的設計模型。「在因應防疫機制下,我們希望透過人性化設計,讓建築空間更具彈性。」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黃恩宇談到,建築學並非純學術的學門,如何讓建築師可以隨著社會動態與時俱進,發揮正向影響力亦是建築學目標,為了培養這樣的思惟,因此特別引導學生從疫情出發、去思考如何設計適合的空間,透過模型來呈現疫情下的建築思惟、為空間變化帶來更多可能性。 前一篇文章 私校掀停辦潮 看5資訊選校自保 下一篇文章 【追趕跑跳碰】 味全龍徐若熙 有旅外條件 熱門新聞 01如水的歌聲2025.10.1902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3【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祈福.勝尾寺2025.10.2006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7【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8【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9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10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NBA新秀首戰轟34分 66年首見金漫獎 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台北藝博會 趙無極、草間彌生作品吸睛NBA開幕戰 雷霆險勝火箭雲門關不掉的耳朵 聲響融入舞作故宮百年院慶 3大特展國寶雲集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人清淤不停歇 用愛與熱食送暖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台中綠美圖開箱佛大校長趙涵㨗 登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鎮長畫家 畫下台灣風土阿里山森鐵 推特色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