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出版總量 創20年新低

 |2021.04.02
2159觀看次
字級
受電子載具流行和疫情影響,台灣新書出版種數創二十年來新低。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國家圖書館昨天發布「二○二○年台灣圖書出版現況及趨勢報告」,內容指出,去年台灣新書出版種數僅三萬五千零四十一種,創下二十年來新低;受疫情影響,休閒旅遊類更下跌七成,只出版一百九十七種。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在報告現場致詞時表示,前年台灣圖書出版量,以人均來算全球第二名,僅次於英國,不知去年數量大幅滑落,是否影響到這項成績,但近年政府部門積極推動振興措施,包括公共出借權以及圖書免徵營業稅等政策,期待能為出版產業創造更有利的發展環境。

根據年度報告內容指出,二○二○年申請書號的出版社共有四千六百九十四家,較二○一九年減少二百五十八家,出版數量則減少一千七百六十九種,跌至三萬五千零四十一種,新書出版量等於連三年呈現下跌趨勢,從二○一八年起,每年跌幅分別為百分之三點一九、百分之五點八九、百分之四點八一,且跌破二○○一年的三萬六千三百五十三種,來到新低點。

電子載具流行 改變閱讀習慣

報告分析指出,數量之所以下滑,除了電子載具流行造成閱讀習慣改變等影響,去年疫情同時也補了一刀,休閒旅遊類首當其衝,出版種數較二○一九年減少四百七十九種,跌幅達百分之七十點八六,出書種數一百九十七種,只占全部出版總數的百分之零點五六;其他如商業管理及藝術類跌幅分別為百分之二十點○四及百分之十點六六,同樣受到嚴重影響。

不過心理勵志類叢書卻呈逆勢成長,出版種數達一千六百零一種,較二○一九年增加二百四十種,成長達百分之十七點六三,出版量呈現高成長,反映在市場上,同樣攻占各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

而出版種數及營收一再探底,出版業者笑不出來,資深出版人、時報出版社董事長趙政岷卻大膽預測,明年紙本書銷售量將持續下跌,但電子書有可能大幅成長十倍。

趙政岷說,儘管出版環境持續崩壞,但出版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不要怪讀者不看書,要怪我們沒做對讀者要看的書;不要怪讀者不買書,要怪我們沒把書的好讓讀者知道。」建議出版者回到讀者的生活型態去找藍海策略,重建圖書與出版的新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