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昨天是四月一日愚人節,彰化縣二林鎮香田國小小朋友學做草仔粿,體驗傳統食品製作方法,也了解清明節慎終追遠習俗「拜粿有家伙(財產)」,把「愚」人轉化為「育」人,填飽肚子同時長知識。
二林鎮香田國小邀請義工「阿芩」到校,解說草仔粿的製作過程。她表示,草仔粿使用糯米和鼠麴草製成糯米糰,包入花生或紅豆磨細的內餡,放在月桃葉蒸熟,月桃葉有香氣,融合鼠麴草的氣味,別有一股清香。
學童洗淨雙手,迫不及待跟著義工「阿芩老師」做草仔粿,用手捏一糯米糰,約團手掌大小,中間挖個洞,放入自己愛吃的甜甜內餡。學校教師陳佳妙告訴學童,草仔粿是清明節祭祀常用到的祭品,俗語說「拜粿有家伙(財產)」,意思是懂得慎終追遠,受到祭拜的祖先會保佑子孫平安有財。
三年級顏姓學童說,老師提醒大家洗乾淨雙手,不用包太多內餡,不然蒸的時候會「爆漿」,草仔粿就不好看,作品失敗。一年級施姓學童表示,起初以為做粿好難,動手做才知道又黏又軟的草仔粿包東西一點都不難做。
香田國小校長鄭培華說,學校食農課程配合傳統清明節,讓小朋友動手做草仔粿,也了解台灣俗諺及清明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