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似鐵剪刀的T型壁鎖。圖╱台南市文化局提供
【本報台南訊】台南安平古堡歷經數百年天災,為何仍堅固不壞?文史研究者李志祥指出,許多人對熱蘭遮城遺跡中的紅磚、三合土等建材耳熟能詳,事實上祕訣在──城牆上的「鐵釘」,這才是尼德蘭人(荷蘭人)真正從家鄉帶過來的建築精髓。
南市文化局邀請文史研究者進行田野研究,針對在地建築特色「壁鎖」的歷史與文化,出版《從釘子到鐵剪刀──台南壁鎖三百年華麗轉身》一書。李志祥表示,尼德蘭原意即為低地國,尼德蘭人從家鄉帶到台南的「鐵釘」,未隨著他們離開而消失,反倒被台灣人發現並模仿;最晚在十八世紀初期,「鐵釘」在當時台南府治的民居建築上隨處可見,持續到二十世紀初期才逐漸消失。
李志祥說,壁鎖文化歷經建築匠師改造後,樣式外觀逐漸變小巧,甚至從強化屋舍的鐵具,轉成精美的屋損警報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