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保和尚說主講「與心對話」,慧慈寺逾四百人聆聽法義。
圖╱人間社記者孫芳菲
【人間社記者孫芳菲善化報導】慧慈寺十四日舉辦今年度首場三好系列佛學講座,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講演「與心對談」,領眾循序漸進地認識「心」、了解「心」的作用,「心能悟道、能修行,大家用功『修行』,加上『恆心』終究能成佛」。
「心事誰知道?自己應該最清楚。」心保和尚破題點出心是人的思想、念頭、心情、感受與記憶等,意即五蘊和八識。「與心對談」就是跟自己對話,隨然每個人分秒都與心在一起,但心不容易了解,因為心的起伏變化大,容易生起煩惱。
《華嚴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保和尚指出,「心就是我們的世界,世界是由我們的心識變化出來」,遇到不好因緣,看什麼都不順眼;心情好的話,任何事物都可愛。因此,心保和尚勉眾毋須等待好因緣,有智慧的人都行三好創造因緣。學佛學久了,就和佛一樣,心也要修行與學習。
心保和尚提到禪修打坐,不是在貪禪悅法喜,在觀心、觀感受;觀呼吸看到「生滅」,才有辦法看到「無常」,再看到「無我」而能放下,才有機會「解脫」,達到「涅槃」境界。隨後,和尚以「將軍與小茶壺」的故事,闡明「心能悟道、心能覺悟」,又以孟母三遷說明環境外緣的重要性,「我們應該給自己好因緣,有佛法的智慧因緣,以正信、正念與戒律來幫助修行。」佛學講座與會者包括:台南市議員李偉志、胡厝里里長陳順隆、新化國中校長韓國華、救國團台南主任陳順章伉儷、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楊政達,約四百一十人蒞臨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