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進山谷的那片濃霧裡,彷彿不再是行車,而是飄浮在雲海。
圖/徐絹單
文/徐絹單
三月的春帷已揭,旅人的跫音響亮山區,紫藤花圍繞著瑞里山城綻放,夢幻的藤色讓我們陶醉不已。也許是浪漫作祟,離開瑞里後決定走不同的路回家。
行路的箭頭指向瑞峰,是一個未知的景點。車行在蜿蜒綿長的山徑,人煙車聲逐漸消失,只有若草綠的茶園在山谷的那邊和山坡的這邊,一行一行排開。車子開到海鼠山附近,海拔一三一一公尺,山頂有代表一生一世的觀景台,以三百六十度的視野,飽覽茶園綠意。
而此刻,夕陽在山谷,雲海也在山谷,霞光與白浪洶湧騰翻。這位大自然的畫家端起澄的、黃的和紅顏料,潑灑在山谷的雲霧上。先是優雅的漸層渲染,後則濃妝豔抺的塗鴉。停在路邊拍照,常常放下手機的剎那,前方就迅雷般幻化為他景。絢爛奪目的美,讓人為之深深著迷,讓人忘了時間。忘了時間迅速推移,夜色已攏起無明的恐懼。
車子從瑞峰開到太平,天色漸暗。高度降至海拔一千公尺,我們開進山谷的那片濃霧裡。彷彿不再是行車,而是飄浮在雲海。一股肅殺的濃霧,湧到眉目,驚悚劇悄悄上映。這一路還遇到幾個單車騎士,埋頭趕路,不禁擔心,他們今夜落腳何處,這深山野地裡不見屋舍與人跡。
從嘉義太平村到梅山巿區,必須經過以彎道聞名的三十六彎,地圖裡羊腸般扭曲糾結的162甲縣道。我們從第三十六彎開始倒數,每一個髮夾彎宛如虛空之境,讓人心生恐懼,車後那些陰森的影子,像鬼魅般緊緊追著。恐怖與暗黑懸空照面,襲擊脆弱的冷靜與犀利的反應,讓人躊躇不敢往前疾駛。
瘦高蒼白的路燈從上方投下細條的光亮,車子的遠燈則拋出微弱的光暈。濃霧中難以辨識微光以外的天地,哪怕能勉強看到的也是一小片的道路,周遭的環境被幽幽隔絕。
當所有的地標被黑暗吞噬,車前燈照到彎道的編號時,宛如燈塔現身。隨著燈塔的數字愈小,心底的擔憂也愈來愈少。這一路將車子緩緩切入彎道,複沓馬路白色的中線,角度必須精準,不容許有個大意,就會魂歸山林。
車子模仿蝸牛極慢速的推進,終於來到魔法數字一,代表回到平地。黑夜裡陰沉的萬物,此刻也籠上舒適的光輝。停下車,舒展筋骨,一顆沉甸甸的心頭大石,終於能放下來。回到人間,三魂七魄也跟著回來了,不遠處梅山小鎮一盞盞的燈火,好似點燃千萬瓦的溫暖,融化了一夜的緊張。
平安脫離彎曲的山路後,事後不免回想這段緊張的時刻。這趟不可名狀的恐懼體驗,讓我得到啟示,也增進了智慧──唯有冷靜,讓自己安靜下來,才能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