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座鐵路隧道 劉銘傳隧道年底重見天日 |2021.02.19 語音朗讀 12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清朝僅存劉銘傳隧道藏426密碼,整修中年底重見天日。圖/文化局長陳靜萍提供 【本報基隆訊】基隆市定古蹟舊名獅球嶺隧道的「劉銘傳隧道」是台灣首座鐵路隧道,基隆市政府2019年動工修復,預計今年底可以完工讓隧道重見天日。修復過程中曾飛出蝙蝠,隧道也隱藏一個有關「426」的密碼,長約235公尺卻有7段材質交錯的建造形式,見證了百年前的施工的艱辛。文化局表示,劉銘傳隧道是全國唯一,僅存清領時期興建之鐵路隧道,南口上方題字「曠宇天開」,彰顯當時修築鐵路隧道創舉與艱辛。清法戰爭後,清朝有感台灣的重要性,擔任台灣首任巡撫的劉銘傳著手建造鐵路,劉銘傳隧道1888年動工,因獅球嶺山勢高聳,東半部是硬砂岩,土質結構複雜,山壁開鑿不易,分7段分別以紅磚、觀音山石等不同材質交錯構築。台灣清朝僅存劉銘傳隧道藏426密碼,整修中年底重見天日。圖/文化局長陳靜萍提供日前文化局長陳靜萍前往視察工程進度,她說,在歷史課本或清宮劇中才能出現「劉銘傳」的名字,在基隆台灣頭的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就叫劉銘傳隧道,長約235公尺卻有7段材質交錯的建造形式,走到中段時,看到了傳說中的「426公分差」的交會點。陳靜萍表示,當年沒有google、定位也不準,因南北兩側同時動工,猜測因測量技術不精準,挖到中央時才發現並非平順形成弧形,南北兩端高度相差了約426公分,重新修正後才使兩端正確銜接。劉銘傳在南口親題的「曠宇天開」,看得到他勵精圖治的企圖心。不過,當年耗費30個月趕造出來的隧道,被日本人嫌難用,另闢竹仔嶺隧道,於1898年停用,結束短短7年7個月的壽命。劉銘傳隧道內部有部分地區坍方、風化滲水嚴重,10多年前封閉,市府前年9月動工整修,總經費4700萬元,以修復為目標,未來朝鐵道文化園區方向規畫。台灣清朝僅存劉銘傳隧道藏426密碼,整修中年底重見天日。圖/文化局長陳靜萍提供 前一篇文章 NASA毅力號成功降落火星 傳回火星表面照 下一篇文章 梅山科子林李花盛開 賞花如賞雪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3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04【詩】戀戀古城2025.07.230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天堂到地獄 4-12025.07.2206【利人利己】健康素食觀2025.07.2207全球佛青聚新馬寺 探討永續發展2025.07.2208菲國宗教和諧共融 三好教育見證2025.07.2209【創作花園】 挑戰養蠶寶寶2025.07.24102025香港書展開幕 佛光山力推閱讀文化2025.07.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罷免今投票 藍綠大催票桃前空軍基地05警戒區 試營運美對台關稅 學者估20~25%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高雄專區揭牌國泰金調查:逾6成民眾認 今年高通膨、低經濟成長新北環狀線 擬加密班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