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一月二十三日曾表達堅定支持台灣的立場,但當時並未提及「一中政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二月三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美國是否仍支持「一中政策」,他回覆,美國的一中政策並未改變,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依循一中政策無誤。
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孟雨荷(Amanda Mansour)三日亦發布聲明指出,過去四十年來,美國的「一中政策」向來是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及《對台六項保證》為準則。
美國致力於深化與台灣的關係,台灣是領先世界的民主體制,也是關鍵的經濟及安全夥伴。美台貿易促進了美國的利益,也協助創造在美國的經濟機會。美方將持續強化與台灣的經濟關係。
孟雨荷還說,拜登總統致力於台灣的安全。他在擔任參議員期間,即對《台灣關係法》投下贊成票。美國將持續支持以符合台灣人民意願及最佳利益的方式,和平解決兩岸議題。
美方呼籲北京停止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及經濟施壓,並與台灣民選官員(democratical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進行有意義對話。
中國問題團隊
各有專精
美國總統拜登的中國問題團隊都是一時之選,這些高層官員之間長期保持聯繫,也各有專長,有些專精氣候,有些專注人權、貿易政策,他們能否相互磨合、攜手合作,將會確定拜登政府是否有一個統一的中國政策,避免出現分歧。
白宮氣候特使、前國務卿柯瑞正尋求達成國際氣候協議,但協議必須得到大陸這個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合作才能有效;印太事務協調員、前亞太助理國務卿坎伯則希望對大陸採取強硬措施。
《華爾街日報》報導,政府官員說,他們必須在大陸戰略上團結一致,才可能順利推動拜登的大陸政策,而目前的關注焦點主要集中在柯瑞與坎伯能否合作。
柯瑞與坎伯兩人都同處由蘇利文領導的國家安全會議,在歐巴馬時代共事過;再加上蘇珊.萊斯(Susan Rice)雖然是拜登的國內政策顧問,但在某些大陸政策上占有一定分量。
應對戰略
仍在梳理整合
因此,蘇利文必須將他們的觀點與財政部、國務院、商務部以及貿易代表辦公室等負責人的觀點放在一起全盤考量,否則無法提出一個統一的對中政策。
就以商務部長被提名人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參院任命聽證會上的說法為例,她沒承諾會繼續川普政府的做法,將大陸的電子通訊大廠「華為」列入黑名單,但蘇利文與坎伯仍視華為是國家安全隱患。
目前拜登政府側重於美國國內問題,以及重新建立與盟國的關係,成立對付北京的統一戰線,但整個戰略仍在梳理中。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一些盟友擔心,拜登團隊在人權與貿易政策問題上的裂痕,會進一步擴大,最終出現經濟與國家安全的對立;而這個情況,與柯林頓政府初期時類似。
柯林頓政府上台之初對大陸採取強硬政策,但在財政部,商務部和白宮經濟顧問的說服下,放鬆了對人權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