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印度政府2月1日公布規模近48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74兆元)的年度預算案,將藉由擴大支出和鬆綁外資流入等措施,力圖讓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擺脫新冠疫情陰霾。
印度財長希塔拉曼1日公布規模35兆盧比(約4800億美元)的年度預算案,財源來自對部分進口貨品提高關稅、出售國家資產及股利收入。印度將從4月1日進入2021-2022財政年度,當局將舉債約12兆盧比來彌補預算差額。
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之際,希塔拉曼提案把醫療照護支出倍增至2.2兆盧比(約302.2億美元),同時聚焦於吸引外資和促進企業發展。希塔拉曼提議將國內保險業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上限,由現行的49%放寬到74%,並將撥款2000億盧比,對經營不善的國營銀行進行資本重組。這些措施激勵印股大盤Sensex指數1日收盤勁揚5%至48600.61點。
印度政府預估,本年度經濟產值將萎縮7.7%,但下一年度可望擴增11%,這將使印度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然而新德里當局也示警,國內經濟可能還需要2年時間,才能恢復疫情爆發前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