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在就任九天內,已經破紀錄簽署大約四十道行政命令,內容涵蓋新冠疫情、環境法規、移民政策和種族正義等議題,招致共和黨批評拜登與他說要「團結」的承諾背道而馳;此外,拜登以頻繁行政令代替立法的做法也讓他備受詬病。
共和黨批與團結承諾背道而馳
拜登希望運用行政命令廢除前總統川普的根本政策倡議,比如暫停興建美墨邊牆、廢除川普時代禁止跨性別者從軍等政策。
參院少數黨領袖麥康諾二十八日表示,拜登執政初期倚重行政命令,有違他競選期間的承諾;《紐約時報》(NYT)也在同日發表社論,標題為「放緩行政命令,喬」。
美聯社報導,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兩任八年共簽署三百六十四道行政命令,小布希任職八年頒布二百九十一道,歐巴馬八年則發布了二百七十六道,川普則在一任(四年)就簽了二百二十項行政命令。
拜登二十八日頒布最新的行政命令,強調「推翻川普命令造成的傷害,而非啟用任何新法律」;白宮發言人凱特.貝丁菲爾德(Kate Bedingfield)回應外界對於拜登頒布諸多行政命令的批評表示,「我們追求透過立法達成目的,這也是我們要努力讓「美國救援計畫」(疫情紓困計畫)通過的原因。」
麥康諾當天在參院演講時,引述拜登競選時的說法表示,「除非是獨裁者,否則不會透過行政命令立法」。
拜登去年十月在美國廣播公司(ABC News)轉播的里民大會上,被問到會如何快速地提高企業稅並向富人徵稅時說的是:「有些事就算透過行政命令也不能做,除非你是獨裁者」。
拜登及其幕僚,包括白宮的經濟學者都表示,他們認為,行政命令無法和立法行動相比,但也為新政府伊始,便大量運用行政命令辯護,強調扭轉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嚴峻的疫情危機,實屬必要的權宜之計。
檢視前朝國安 美中貿協也算
另白宮新聞祕書莎奇(Jen Psaki)二十九日表示,拜登政府將檢視前總統川普任內實施的所有國安措施,包括去年一月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路透報導,莎奇在白宮簡報會上被問到總統拜登是否仍視協議有效時說:「由於這與我們的國安方針有關,前任政府實施的一切都正在接受檢視,所以我不認為相關事務仍在推展。」
莎奇說,拜登政府的工作重點在於「根據實力處理美中關係,也就是與我們的盟友和夥伴協調溝通,看要如何與中國合作」。
川普去年一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緩解將近十八個月來的貿易戰。美中雙方各有數以千億美元的貨品在這場貿易戰中遭對方針鋒相對的關稅打擊,也拖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間的貿易。依據協議,北京承諾將以超過二○一七年進口幅度,在二年內加碼採購美國農產、製造業商品、能源與服務,總值達二千億美元,但中國去年採購量遠未達標。財政部長葉倫上周透過書面答詢國會議員時,提出全面檢視中國執行貿易協議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