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香港警方當地時間六日上午以港版國安法為由,大肆拘捕超過五十名泛民主派人士,指其涉嫌顛覆國家政權。出動千名警察實施拘捕和搜查,在香港十分罕見;同一時間拘捕逾五十人,則是反送中後第一次。
香港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認為,港府的拘捕行動是與民意對抗,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拘捕予人全面打壓印象,因為對西方民主國家來說,初選和否決財政預算案,都很正常,怎麼會危害國家安全呢?有人贊同說,如果初選和否決財政預算案都是「顛覆政權」,那香港未來就沒議會政治。
大拘捕本身,是拘捕了香港民主派中各派的活躍人物。香港原來分建制和非建制兩大派,非建制方面,至少有溫和民主派、抗爭派、本土派。在民主派集體總辭立法會後,曾傳說當局有意培植「忠誠反對派」。香港多位時事評論員都認定,這次大搜捕不僅顯示香港的議會選舉路線已走到頭,未來再選舉可能連「忠誠反對派」都培養不出來。
香港網友相信,全港大拘捕首先刺激的,就是移民潮全面掀起。建制派中身任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的劉兆佳,認同這次事件不排除加劇移民潮,但他說,「中央知道如切實執行香港國安法,無可避免會出現某些政治後果,但在中美鬥爭的大形勢下,中央表明,會不惜代價維護國家安全,即使有人要移民,或西方國家制裁香港或中國,中央亦不會看得太重要」。
美國候任國務卿布林肯,隨即發推文表示,「對泛民派示威者的大規模逮捕,是對那些為普世價值勇敢奮戰者的侵犯;拜登政府將與香港人民站在一起,反對北京鎮壓民主。」
這是布林肯接受提名以來,首度對香港議題表態,且這是拜登政府在北京一連串對香港採取行動以來,反應最快速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