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開放美國萊豬進口昨起生效,市場上雖尚無萊豬,但肉攤業者怨,已有消費者不斷詢問是不是萊豬,攤上貼滿四、五種台灣豬標章及證明,生意還是受影響,肉販痛斥政府不標示萊豬,有消費者已表明不吃豬肉。
對於萊豬進口恐影響國內豬肉價格,加上農曆春節將至,農委會昨天說,春節前毛豬交易均價會盡量調控在合理價位每公斤七十五元以下。農委會畜牧處說明,近期毛豬交易均價每公斤比去年同期多三、四元,是因為口蹄疫拔針成功,重新開放出口,所以國產豬的數量比去年同期略少一點,但是都還在合理價位區間。
不過,國內豬肉市還是受到萊豬進口政策的影響。台南新化傳統市場林茂成說,自己在攤位畫上「台灣豬」標章,政府單位之後來貼的就有農委會、台南市府、衛福部,還有肉品市場屠宰證明,但仍有消費者問「會不會賣美豬」。
台南林姓主婦說,都在傳統市場買豬肉,但還是會怕吃到萊豬,「超商大賣場的豬肉是肯定不會買的」。屏東蔡小姐說,會少吃豬肉。
台東縣長饒慶鈴與台東市長張國洲昨天率衛生局人員,視察傳統市場、連鎖大賣場、熟食店豬肉及製品產地標示情形,抽查七十五家符合規定。饒慶鈴說,地方既不能要求零檢出,就退而求其次,要求明確標示,標示不實最高可罰四百萬元。
台北市通路賣場「不含萊劑專區」昨天上路,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面對中央政府蠻橫不講理強行通過法令,北市府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把不含萊克多巴胺的專區標示出來。不過,一名購物張姓婦人說,擔心放進非萊專區的肉品價格未來會愈來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