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做足保暖工作,對於健康是很必要。圖╱取自網路
【本報南投訊】這幾天寒流籠罩,全台溫度驟降,氣溫低於10度以下,體感溫度甚至更低,溫差大容易造成心臟血管疾病惡化,南投醫院提醒民眾,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待在溫差大環境,運動也要調整強度,避免身體無法負荷,發生憾事。
南投醫院心導管中心主任嚴元鴻說,血管會因為溫差產生反覆舒張與收縮,血管收縮導致阻力上升,如果又產生冠狀動脈狹窄,心臟得不到需要的氧氣,就會產生心絞痛。強烈的血管急遽收縮,可能會讓原本就狹窄的冠狀動脈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塊破裂,產生超急性的血栓反應與血管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與心肌壞死,危及生命安全。
心臟衰竭是另一個常見氣溫下降而惡化的疾病。冬季因排汗減少而引起的水分滯留會惡化心臟衰竭,聚積在體內的水分需要良好的運輸到腎臟才可以成功排除,但因為心衰竭而減少的水分運輸,使得腎臟無法順利排出水分,進一步惡化了心衰竭病患下肢水腫與肺水腫。
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待在溫差大環境。圖╱取自網路
嚴元鴻說,心衰竭病患必須非常小心冬季進補,傳統進補大多是高鈉重鹹的鍋物料理,會增加體內鈉含量,進一步導致腎臟的水分回收與體內的水滯留,惡化心衰竭症狀。
如果家中長輩習慣清晨出門運動,要注意頸部及四肢保暖,出門前記得先檢查保暖物品帶齊了沒,包括圍巾、帽子、口罩、手套及暖暖包等,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保命要訣就是打119盡速就醫。
每日量測體重對於心衰竭病患的水分控制十分重要,並注意長輩是否有下肢水腫或是端坐呼吸症狀,對急性肺水腫也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功效。若有長期服用藥物務必要定時使用,若家中長者有異常的胸悶氣促症狀,也應請醫師進一步追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