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允諾觀音 丘璦珍以畫度眾

羅智華 |2020.12.15
2766觀看次
字級
透過創作禮敬神佛。圖/丘璦珍提供
笑容可掬的土地公爺爺。 圖/丘璦珍提供
幾年前開始畫觀音的丘璦珍,以融合抽象與具象的畫風呈現觀音獨特姿態。 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手持淨瓶柳枝的荷花觀音、笑容可掬的土地公、慈眉善目的媽祖娘娘……看著一幅幅面容和藹的佛像神尊畫作,藝術家丘璦珍的生動筆觸盡收眼底,祥和氛圍令人動容;跳脫傳統風格,她結合具象與抽象來創作,讓作品展現「虛實相映」的空靈之美,許多人看了感動落淚,更因此接引不少年輕人走進寺廟、感受信仰。

擅長水彩與油畫的丘璦珍居住在苗栗,長年關懷地方鄉土,除了以客家題材發表的「原鄉人──系列苗栗」,也走訪各地寺廟投身系列創作,描繪宗教作品有「東方藝術殿堂」稱號的三峽祖師廟、國定古蹟大龍峒保安宮、香火鼎盛的大甲鎮瀾宮等,在古意建築與寫意畫風的相映襯下,讓觀者印象深刻。

構圖費心思

呈現宗教底蘊

下筆細膩的丘璦珍,每幅作品從構圖到完工得花上數十小時,甚至好幾天;在畫中,可以見到古色古香的寺廟建築,石獅、龍柱等雕刻更是畫工精湛,她期盼用作品為台灣宗教文化留下美好紀錄,從建築延伸至迎神轎、搶頭香、酬神戲、八家將陣頭文化、媽祖遶境等內涵,豐富多元面貌令人目不暇給。

「我希望大眾可以透過這些畫作,看見台灣宗教豐厚的文化底蘊,從中感受信仰的力量。」描繪上百張廟宇系列作品的丘璦珍說,寺廟如同自己的心靈避風港,提筆前她總是先踏進廟中,感受安定人心的氛圍。她曾耗費三天的時間,全心投入創作三峽祖師廟的畫作;完工後,當看見陽光灑落在畫上,那種莊嚴感受連她自己都為之震撼。

近年來,丘璦珍開始畫觀音,更融合抽象與具象的畫風呈現信仰獨特姿態,其實一切的開端源自觀世音菩薩示現夢中。丘璦珍說,為了將功德回向祈福給生病的父親,十多年前她開始念誦〈大悲咒〉,後來父親康復後,修持也成了她的習慣,並持續誦念《法華經》、《地藏經》、《普門品》。

病臥中發願

啟迪佛心自性

或許是長年誦經緣故,七、八年前的某天夜裡,丘璦珍突然夢見她在描繪觀音菩薩衣領,心想可能這是菩薩希望她投身佛畫創作;但因擔心畫不好,一直遲遲不敢動筆,直到一日突然病倒,一個月內進出多次急診室,連提筆的力氣都沒有,創作靈感亦戛然而止。

此時,她想起自己曾在夢中允諾菩薩作畫,於是,她跑至觀音寺前懺悔,發願若能順利康復一定實現承諾,遂而開啟她創作佛畫的因緣。

「當菩薩再度入夢時,我笑著對著祂說『菩薩,我終於知道怎麼畫您了!』」丘璦珍提到,或許冥冥中自有因緣,從開始創作觀音佛畫後,她腦中常浮現經文內觀音救苦救難景象,這也成了她創作的場景;透過經文與畫作的巧妙呼應,令她不禁讚歎因緣不可思議,並為創作茹素,藉此傳達對神佛敬意。

觀音攝受了丘璦珍,也讓她以慈悲心看待世間萬物。苗栗石虎被路殺的消息頻傳,她決定發揮藝術家的社會使命,透過創作呼籲大眾保育石虎,投入好幾個月時間描繪石虎可愛身影,更自掏腰包印製畫作桌曆義賣,獲得熱烈回響,她將這些所得全數捐贈給石虎保育協會及南投特生中心,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號召更多人重視生態保育議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